巴陵石化一发明专利年创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日前,巴陵石化“一种降低高烯烃汽油中烯烃含量的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这一发明专利的应用,将对汽油质量进一步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不仅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汽油,还可有效降低装置能耗,提高催化装置的丙烯和液化气产率,每年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2002年,巴陵石化烯烃事业部与中石化石科院合作,在该部炼油装置上进行稳定汽油新工艺改造,以满足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油品质量新国标的要求。改造后,装置产出的汽油烯烃虽由原来的45%降至36%,但仍略高于国标(35%)要求,需通过调和石脑油或采取其他工艺调优措施,才能接近35%的指标要求,以至汽油生产成本增高。为此,烯烃事业部成立科研攻关小组,通过一系列科技攻关,创造性地提出改进思路,不仅突破了当年汽油质量升级的瓶颈,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环保汽油,而且降低了提质成本,每吨生产成本仅增加13.24元,低于24.3元/吨的全国水平,年创经济效益在4000万元以上。此项技术成果先后获湖南省及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今年12月31日,我国将实施新的车用汽油国III标准,对汽油的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烯烃事业部还将根据炼油装置的特点,在近期的大修期间进一步实施油品质量升级改造,这次改造将继续采用“一种降低高烯烃汽油中烯烃含量的方法”专利技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