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直通田间地头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3-12 00:00 【字体:


  今年1月以来,长沙市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冰冻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这次抗击冰冻灾害、生产补损救灾的过程中,长沙市科技助农直通车以市、县两级300余名农业专家和2000余名核心示范户为核心,以网络、固话、短信为平台,采取手机交互短信、专家网络在线、96318电话服务热线和专家出诊等服务形式,充分发挥了科技服务“三农”的独特作用。
  一、发挥直通车服务网络快速、方便的特点,为抗冰减灾生产补损提供信息服务。
  1、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冰雪灾害来临之前,科技直通车就发挥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朋友作好准备。科技助农直通车浏阳工作站2007年12月18日在第20期《农情简报》上就发布了《全面落实柑桔防冻措施》,文中明确提出:“有大冻的可能,桔农朋友要早有思想准备,抓紧抓好柑桔防冻措施的落实,尽量避免果树冻害。”在12月20日发送了《油菜越冬管理措施》和《柑橘防冻措施》两条短信,分别发给全市所有村信息员和种植大户。在冰冻灾害过程中,也多次根据气象预报发布灾害预警,增强其抗灾意识,提醒种养大户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避免了较大损失的出现。
  2、及时提供抗冰减灾生产补损技术信息。在长沙科技网、科技助农直通车网、农产品加工网、浏阳农业信息网等直通车网站群上均开辟了“生产补损科技下乡”专栏,及时报道各地生产补损工作动态和举措,提供农业冰冻灾后补损实用技术和指导措施。通过多媒体传播,采取简便易行的技术,让农民乐意接受。全市在1月18日分别发送了果树、花木、蔬菜防冻措施的短信息;1月21日编发了《关于当前农作物防冻防灾的四点意见》资料,并将专家分成5个指导组深入园间地头。1月28日又在大雪前发送防灾措施短信息到村、到大户。2月2日雪后发送了灾后减损措施短信息到村、到大户。2月20日分别组织相关专家编发了油菜、柑橘、蔬菜、茶叶冻后恢复技术措施资料,同时刻录了技术操作指导光碟。许多生产者说:“你们指导之细、责任心之强甚至超过我们自己了。”
  3、及时提供灾后重建供求信息。及时提供了抗灾、补种需要的种子种苗和物质信息。比如灾后恢复需使用的“植物动力2003”市场已缺货,工作人员立即通过一步步追踪联系到了货源信息,并提供给有关人员。
  二、发挥直通车专家智囊团的作用,为抗冰减灾生产补损出谋划策。
  1、及时开展工作部署与调研。2008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长沙市科技局就召开9个区、县(市)科技局分管农业科技负责人和市蔬菜科研所负责人会议,了解各地冰雪灾害基本情况,研究依靠科技开展灾后重建生产补损工作措施。为了深入掌握农村灾情的第一手资料,增强科技抗灾减灾的针对性,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曲海涛、分管农业科技工作的副局长曾开明等局领导带领有关处室的同志和农业专家,到农业生产受灾较重的四个县(市),重点开展冬季农作物、蔬菜、水果、茶叶、经济林、花卉苗木、畜禽等方面的受灾情况调查,提出生产补损的工作与技术措施,受到基层好评。
  2、及时召开专家座谈会商讨对策。直通车拥有一批分布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推广部门,从事水稻、油料、经作、蔬菜、园艺、果木、畜牧、水产、加工等科研、推广、开发的专家资源,现有市、县两级农业专家375名。2月19日,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调度室就邀请省市12位种植、养殖和加工领域的专家,召开了冰雪灾后生产补损科技座谈会。会上通报了全市农村受灾情况以及市科技局生产补损、科技下乡的具体举措,专家们结合各自领域提出了灾后生产补损的具体技术措施和对策。2月20日,望城县科技局特别邀请本县专家和市派科技特派员进行座谈,研究具体科技减灾补损方案,进村入企实地指导全县减灾补损工作,力争化弊为利,推广一批农业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浏阳市组织了蔬菜、油菜、林业、园艺等领域的专家,在开展科技下乡的同时,提出灾后自救的措施,刊登于《浏阳日报》,指导广大农民及时减灾恢复生产。
  3、及时组织专家编写灾后补损实用技术资料。长沙市科技局迅速组织编印了《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后补损实用技术手册》和《蔬菜种植技术指南》上万册,及时发到受灾严重的地区,指导农户投入灾后重建工作。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调度室组织直通车兼职专家按各自从事的领域整理编写了灾后补损技术指导资料和抓好春耕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通过直通车网站、指导短信和下乡培训等方式指导农户生产。
  三、通过直通车灵活、方便的服务形式,真正做到了科技天天下乡、进村、入户。
  1、及时组织专家出诊活动。在长沙市科技局的统一领导下,市、县(市)分别开展了一系列“生产补损科技下乡”活动,科技助农直通车派出专家参与出诊活动。2月20日,望城县科技局组织省农科院专家李文革教授及县畜牧局的技术人员到东城镇金钩寺珍珠养殖基地现场传授了灾后冻死蚌处置和疫病防治技术措施,提出了补充优质蚌种和进行插蚌技术培训以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的建议;还组织中南林大专家庄昌盛教授与县农业局专家在雷锋镇真人桥村现场示范了果树冻叶修剪方法和提高种苗成活技术,制定了真人桥、桥头铺村灾后重建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2月23日,浏阳市科技局在淳口镇启动“生产补损 科技先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活动。在现场,千余名村民把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烤烟、果木、蔬菜等科技咨询服务台更是人头攒动,索要资料的,询问技术的,让50多名科技工作者及湖南高校专家忙得不亦乐乎。还可以跟着专家们去田间地头,去茶场,通过实地踏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专家指导农民如何搞好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工作。2月28日,宁乡县科技局在巷子口镇金枫园村组织“生产补损,科技下乡促发展”活动。活动现场设优质稻、畜牧水产、医疗、蔬菜、林木实用技术咨询台,举办了卫生常识、烟叶生产技术、水果栽培技术培训,开通了科技助农直通车服务网络,派遣一支支直通车农技小分队到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3月1日,长沙市科技局在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开展“生产补损科技下乡”活动,直通车调度室组织了作物栽培专家邹应斌教授、果树专家刘昆玉副教授和经济林专家吕芳德教授等六名直通车专家出诊。专家们来到田间地头察看冰冻受损情况,给一百多位村民授课,内容包括楠竹、柑桔、梨树如何防冻及灾后如何恢复生产,牲猪如何健康养殖,早稻如何高产优质栽培等等,专家们还现场解答了村民们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
  2、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提供专家服务。充分发挥直通车网络、短信、电话平台的作用,加大交流密度,做到工作日每天均有专家与农户网上互动,从二月开始,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调度室连续举办了20期网上专家坐诊活动。近两个月来,全市共接受农户防灾补损咨询电话2000多人次,发送技术指导短信息15000余条,为广大农民灾后生产补损提供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科技服务。直通车浏阳工作站保证灾害期间随时有专家为农民解疑答惑。不管多大冰雪、多么冷的天,即使因停电没有空调,人工服务坐席电话都保证有人坚守岗位。 1月28日,因满街冰雪,连青年人行走都有不少摔了跤,但50多岁的果树专家罗彩霞,为了能及时回复农民的咨询,仍坚持准时到坐席值班。专家的手机24小时开机。大围山一柚树种植大户来短信询问柚树能耐多低温及时间,他将温度计挂在园中观察,工作站人员告诉他结果后,坚定了其继续采取措施的信心;还有一果园在第一次大雪后,认为92年的冻害锯断了枝叶的树后重新发了新枝,拟将果树全部锯去枝叶,咨询是否可行,专家及时制止了他们的作法,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还有专家到沿溪金桔基地指导时发现他们的地膜覆盖的金桔还没有采摘时,及时提醒要抓紧提早采摘。
  科技助农直通车真正成为了广大农民抗冰救灾、灾后重建、生产补损的及时雨、守护神,直通车形象进一步提高。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赞赏和感激,许多大户都发来短信息或在电话中对直通车平台的服务方式、技术指导表示赞赏和感激之情,赞扬直通车平台为抗冰灾出了力,提供了技术指导、提供了服务工具、提供了有效信息,是一种很好的服务方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直通田间地头

992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