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推进产学研结合  做大县域产业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3-12 00:00 【字体:


  近年来,通道科技按照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谐侗乡这个工作中心,坚持“突出特色、重点跨越、科技支撑”工作思路,大力整合县域科技资源,努力探索后发展地区推进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速企业新产品研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道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的战略目标,要求举全县之力重点发展林产品加工、旅游、中药材和种草养畜四大产业,以推动产业升级,振兴县域经济。通道神华林化有限公司为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全县林产品加工的重点企业,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但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企业产品转型和污染治理已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据此,企业领导层科学决策,科技部门强力推动,公司于2007年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进行校企对接,双方签订“造纸有机废渣综合转化利用战略合作协议书”。企业将采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含镁质粘土矿物的吸水保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及“矿物针对性深加工—矿物在聚合单体溶液中稳定分散—水溶液聚合复合”工艺技术,充分利用企业排放的有机废渣和我县富有的绿泥石资源部分替代丙烯酸、丙烯酰胺原料制备新型低成本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即将进行产品中试,投入产业化开发,首期就可为企业新增产值1000万元。校企合作,不仅拓展了企业生产领域,加速了企业产品转型,而且大大降低了新产品生产成本,有很强的市场开发潜力。并可在企业研制造纸有机废渣/高分子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开展造纸再生资源保水缓释复混肥的研制,可望形成新的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的产品转型和污染治理问题,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我县高新技术产业零的突破。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做大县域产业
  “产学研结合”在农村科技方面,我们积极实现“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加速科技成果的嫁接和转化,推动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大发展。1、推动农产品深加工。隆联牧业和惠龙草业是我县2个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隆联牧业通过与省畜牧研究所食品研究室合作,在奶牛规模养殖的基础上,进行乳产品开发,公司由原来单一的养殖企业一跃成为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县域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资产总额1150万元,年销售收入1750万元。其中乳产品加工新增产值500万元,实现利税120万元。惠龙草业则是2005年新成立的一家集种、养、加于一体的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分别就乳产品规划、设计与研制等与湖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签订协议,与省畜牧研究所就奶牛良种繁育、奶牛养殖、奶牛场疫病防疫等方面进行合作,与713研究所就草产品加工设计及成套设备购置达到协议。目前企业正进行大规模的项目建设,部分项目已呈现好的发展势头,如经产奶牛产奶量比县内奶牛平均产奶量高30%,效益十分明显。2、推动新品种的选育和繁育。2002年坪阳乡东江村与怀化学院合作进行四棱区新品种培育选育,历时7年,项目即将进入鉴定验收阶段。由此,当地村民从中掌握了大量新品种的种植信息和技术,为项目产业化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和实践基础。3、推动了农村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和辐射。2007年,县中药材办、县民族医药研究所与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罗汉果引种栽培达成协议。2年来,通道先后进行2个系列6个品种罗汉果适应性栽培,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总面积达2000亩,为农户增收500万元。几年来,通道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每年农业、畜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数超过20项,新产品覆盖率都在40%左右,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已成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回顾通道的产学研结合工作和特点,就不难发现,目前县域产学研结合工作还处在“点对点”这种低层面合作上,工作上还缺乏系统操作,在政府平台建设、产学研主体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尤显不足。但我们深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产业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通道产学研结合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推进产学研结合  做大县域产业

992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