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初见成效
2007年,岳阳市科技局按照全省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无公害蔬菜栽培、名优茶叶开发、特色红薯栽培、金银花开发、楠竹高产栽培、楠竹深加工、瘦肉型牲猪养殖、特种水产养殖、肉牛养殖、大口鲶养殖等10个农业重点产业,共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60名,其中岳阳市派11名(汨罗6名,临湘5名),入驻了12个乡镇。一年来,临湘市的工作经验在全省作了典型发言,并拍成专题片加挂在省科技厅的网站上,《科技日报》亦于11月23日发表了推介临湘经验的文章;汨罗市科技特派员王荣华的事迹,在《岳阳晚报》作了长篇报导,整个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科技特派员下村后,把科技送到农民的手中,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耕作方式,推动了科技与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农村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发展势头。据统计,两个试点市共引进推广新技术40项,引进新品种53个,创建示范基地44个,扶持(创办)企业27家,实施科技项目65个,印发技术资料7万余份,培训农民8万多人次。临湘市农民增收450万元,企业增收120万元;汨罗市农民增收1300万元,企业增收100万元。
科技特派员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深入到乡村千家万户,田边地头,把自己的职责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毫无保留的奉献着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两个试点市6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已经领办或入股企业13个,创办其他经济实体20多个,租赁、承包土地、山林、水面近5000亩,培训农民群众8万多人次。驻汨罗市桃林寺镇科技特派员、市农科所66岁的高级农艺师王荣泽同志动员已退休的爱人一同来到桃林寺镇,把家安到了特色红薯产业开发基地,驻临湘市源潭镇科技特派员左钢、余振华投资35万元,在长源村承租了100多亩水面,投放种苗500万尾,建立了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同时,积极为周边养鳝的农民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先后培训农民200多人。临湘市羊楼司镇科技特派员易少满经常到坦渡、定湖、文白、龙源等乡开展楠竹产业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带动了临湘市楠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汨罗市火天乡科技特派员、省林科院重点试验室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晓阳帮助驻点单位向省林业局申报了金银花有机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并订购了金翠蕾、银翠蕾、白云三个新品种的种培苗5万株,一次性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200多亩,他们在原金银花茶的加工上优化配方,使产品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由原来的每斤65元增加到今年的每斤130元。由于干旱,火天乡的金银花产量下降,公司135.6亩产花基地仍获纯利近30万元。临湘市江南镇江南镇科技特派员欧最华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实现互利互惠,不仅自己住在农户家,而且派了自己公司的2名职工到点上进行蔬菜技术指导,与农户形成经济共同体,农户负责生产优质产品,他们负责开拓市场,保证农户的产品变成商品,实现了双方互利双赢。临湘市横铺乡科技特派员刘建华以资金和技术入股横铺乡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入股资金8万元,并负责加工技术和销售业务,占茶叶公司股份的4%,其中资金股份2%,技术股份2%。年底分红。目前,公司经营运转良好。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