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临湘市科技特派员助推新农村建设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3-12 00:00 【字体:


  临湘市是一个农业市,全市有耕地面积52.2万亩,旱地86463亩,山林面积129万亩,水域面积31万亩,境内形成了以“优质水稻、楠竹、茶叶、西瓜、无公害蔬菜、黄鳝养殖、瘦肉型牲猪、特种水产养殖”为主的八大农业主导产业,是国家的粮食、茶叶生产基地,全省的楠竹、苎麻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竹木之乡”、“茶叶之乡”等美称。为了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从2005年初开始,临湘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八大产业,先后共选派了38名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大胆探索,积极创新,通过自身技术示范,通过搞好技术培训与服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仅2007年上半年,就引进新技术18项,新品种16个,实施科技项目35项,创产值1.8亿元,为农民直接增收6000多万元。
  临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之初就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专题研究和部署科技特派员工作,形成了党政重视、组织部门主抓、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了选准选优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双向选择的原则,拓宽渠道,严格标准,从专业人才队伍、老年科协工作者、乡土人才和致富能手中选聘了农业科技特派员,从卫生系统选派医卫科技特派员,并颁发了聘书。为了规范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先后制订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科技特派员业绩档案》,使全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了让科技特派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临湘建立了双向选择机制、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并注重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对科技特派员从生活上热情关心、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全力支持。对在岗在编的科技特派员实行“四保、四优先”:即保留编制、保留原行政职务、保留单位全额待遇、保留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优先晋级,科技项目、工作经费优先支持,公务员年度考核优岗名额优先安排,表现突出的技术干部优先提拔。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定期召开科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进行工作讲评,倾听科技特派员的意见和建议,为科技特派员排忧解难,这些极大地调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积极性。2006年底,科技特派员谢天保、余振华因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分别被提拔为市农业局副局长和市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在2007年初的全市科技大会上,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临湘市大胆探索,鼓励创新,逐步明确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思路和科技特派员这一制度的功能目标定位。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要努力实现以下四大目标:第一,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帮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第二,培育、扶持、壮大、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第四,鼓励科技人员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自身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激励科技人员主动服务“三农”,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形成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机制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原动力。
  围绕上述目标,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了服务“三农”的八种模式。
  一是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双赢。科技特派员谢天保、刘建华自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每人每年向横铺乡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入股资金各5万元,指导、帮助公司开发名优茶,拓展市场,建立基地,其开发的“白石毛尖”获得省金奖,公司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横铺乡茶农也从中得到实惠,谢、刘二人每年每人从公司获得分红2万多元。
  二是带头创办各类实体,彰显示范带动作用。科技特派员余振华2005年以来,每年自筹资金10万元,在源潭镇黄盖村租赁水面搞了60口网箱养鳝,每年获纯利5~6万元。周边农户都跟着学,他也主动上门临池指导,普及技术,开展难题攻关,使鳝农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网箱养鳝发展到12万口,产业产值达到1.2亿,农民可获纯利6000多万元。科技特派员李明厚在坦渡乡办了一个养猪场,每年产仔猪500多头,出栏肉猪400多头,年利润在30万元以上,带动了周边湘鄂两省农民规模养猪的发展。科技特派员彭毅华,创办临湘市高山茶叶研究所,其中开发的“高山雀舌”连续几年获省农博会金奖,带动文白、儒溪等地发展高山名茶基地200多亩。
  三是依托技术协会,扩大辐射效应。科技特派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围绕特色产业,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充当协会的技术顾问,通过会员的示范,辐射广大农户。目前,全市共建立了网箱养鳝、茶叶、西瓜、楠竹、生猪养殖等12个种养加工专业技术协会。定湖镇由科技特派员胡火生牵头,吸收周边乡镇的楠竹种植大户种竹能手100多农民组建了楠竹栽培技术协会,胡火生潜心钻研楠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组织会员开展10多个项目试验,对会员和竹农进行技术培训,自编《楠竹生产适用技术教程——20个为什么》,免费赠送给竹农。他还和种竹能手、科技特派员余复兴一道研制了楠竹勾梢设备,在全市推广了楠竹勾梢技术。
  四是加盟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质农产品产销两旺。科技特派员李学芳,受岳阳市级龙头企业临湘富民米业公司的聘请,担任该公司基地部的技术负责人。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推广活动工作经费和适当的业务报酬。目前,李学芳帮公司发展优质稻基地5万多亩,亩平单产500公斤,公司以每亩高于普通稻谷10元的价格收购,粮农实现了增产增收,公司获得了稳定优质的粮源,加工后不但市场畅销而且销售价格较高,企业实现了增效,一举多得。临湘市西瓜产业的发展也是借助这一模式。湖南博德隆科技有限公司是岳阳市一家颇具实力的农业科技企业,由著名西甜瓜专家周泉研究员任法人代表。该公司自主研究培育的“洞庭一号”西瓜享誉全国。公司在临湘聘任科技特派员邓克勤等作为良种推广基地技术负责人。经过邓克勤、李学芳等特派员的精心指导,成功探索出了“洞庭一号”西瓜,配晚稻“岳优91113”的瓜稻耕作模式。全市西瓜面积达到6万亩,产值突破1.3亿元,瓜农直接增收9000万元以上。与西瓜连作的晚稻产量高,亩产达500公斤以上。
  五是办好示范服务基地,加快科技成果孵化。科技特派员左钢、余振华、杨德惠,在临湘市畜牧局的支持下,筹资200多万元在源潭镇长源村建立了拥有200亩水面的特种水产试验场,调进乌鳢(才鱼)、青鱼、美国斑足叉尾鲴、黄颡鱼、翘咀白、胭脂鱼等进行科学试养,成为岳阳市挂牌的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人工养殖的黄鳝成功注册了“湘源漂牌”商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网箱养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特派员邓克勤在长安办事处飞跃村承包了一个面积250亩的经果园,投入资金8万多元进行改造,先后引进各类水果品种上百个,通过试种筛选,确定适合本地栽培的柑桔、桃、李、梨、枣、弥猴桃等九大类近50个品种,每年获纯利5万元。经果场成了临湘市落叶水果种植的示范基地,利用这个基地培训果农100多人次,指导发展经果大户20多户。科技特派员李乐阳领头创办了面积500亩的楠竹低改示范基地,去年接受竹农参观上千人次。
  六是与农技服务公司合作,形成农技推广市场化机制。科技特派员李华平几年前辞职下海创办了民营股份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公司——湘北种业公司,主营各类农作物种子,兼营化肥、农药,并在城区和各乡镇开设了“湘北农技”连锁店。这个民营农技服务公司正好填补了国有种子公司破产和农技推广网络缺失留下的空间。科技特派员邓克勤、李学芳受“湘北种业”的聘请,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盟,成为这个公司的技术顾问,指导公司引进农业科技新成果、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并组织试验示范,将成熟的实用的技术成果向农民进行宣传推介。公司利用科技特派员这块金字招牌,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誉,公司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而科技特派员利用公司的市场和网络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较快普及与推广,初步探索出一条农业科技推广的市场化路子。
  七是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户”联网上为民解忧。市科技局在现有科技特派员中,筛选出实践经验丰富、职称学历较高、农民群众信得过的10名专家,组成科技专家服务团,利用“96318”科技信息“户”联网,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市科技局负责提供网络平台,按每次5~10元的标准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补助。科技专家在“户”联网上发表对大面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信息,每篇由科技局奖励50~100元。这个服务平台,为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八是大面培训与媒体传技相结合,开拓了农技服务的新路。在组织科技特派员搞好面对面的技术培训的同时,市农业局、科技局联合在临湘电视台主办了“湘北农技之窗”专栏节目,每周播出一期,每期都由一名科技特派员进行专题讲座或接受现场采访报道,播出的内容包括农业科技信息、病虫防治预报、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目前这个栏目成了临湘电视台最爱农民欢迎的金牌“节目”,邓克勤、李学术等科技特派员也成了临湘农民心目中最耀眼的“科技明星”。
  临湘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农业科技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十分喜人的局面,收到了“双赢”以至多赢的效果。科技特派员感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回报,工作积极性更高,劲头更足。一批科技特派员还深入调研,深入思考,围绕产业发展,积极向市委、政府献计献策。广大农民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在增收致富以后,那种对农业科技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科技特派员一旦被广大农民所认同,科技局和涉农部门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也大幅提升。如今,在临湘市的广大乡村,科技特派员就意气风的运动员,在领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临湘市科技特派员助推新农村建设

992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