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依靠科技进步助推现代农业
滚滚长江,一路奔腾,在洞庭湖缓了口气,顺势托起了一片丰腴的巴陵沃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借着岳阳千古名楼的文化底蕴,勤劳勇敢的岳阳人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是那样的波澜壮阔,是那样的扣人心弦,是那样的精彩动人!今天,在奋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岳阳人坚持科技进步,强化自主创新,用科技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使传统农业勃发着生机和活力,展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4月25日,记者在该市筻口镇沙南村7组见到了正在插田的余海生。他扎脚勒手、一脸憨厚地说:“过两天早稻就插完了。去年种了6亩洞庭种业公司的‘岳优9113’,平均每亩收谷1093斤。国家的政策好,科技又进步了,农民有奔头嘞”!当我们称赞他田种得好时,他面带羞涩地说:“我不算好的,去年邻村的方双秋栽一样的品种,3亩田收了3700多斤干谷,那比我鳌些”。同行的农技站长告诉我们,“去年全镇种‘岳优9113’4万多亩,现在88元一担收谷不到,比其它谷的价要高5块多钱”。
近年来,岳阳市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用科学技术引领农业,把建设农业强市列入了民本岳阳的重要内容,高起点、大手笔在全市建立了以正虹科技、加华牛业、泰格林纸等企业为龙头的饲料生猪、良种肉牛、林纸(板)、优质稻米等十大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优质稻米、高效特种养殖、休闲农业和精细种养等八大示范片。他们一方面重视科研源头,在自主创新上舍得花本,培养了一批科研领军人物,创造了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以市农科所为例,近五年来先后选育了多个水稻、西甜瓜品种(组合),其中国家级审定3个;省级审定18个,基本上每年都有新品种(组合)面世,深受农民欢迎。如水稻组合“岳优9113”平均亩产过千斤,年种植面积300万亩,其中市内种植60多万亩,农民每亩要增收节支百多元以上。还有洞庭系列西瓜,市内年种植12万多亩,不但在长沙占有90%的市场份额,而且远销广东、广西、上海、重庆四川等地,西瓜新品种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累计种植面积320多万亩,创效益38亿元。湖南正虹公司是一家科研开发、种养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科技企业,每年有3万多农户养殖他们选育的“湘虹猪”,年出栏43万头,带动4万余人就业,为入围农户增收5000万元,公司上交利税6.8亿元。另一方面,他们把紧盯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把引智引资放到了重要位置,科技成果的转化显著加快。华容县的“超低盐快速发酵风味芥菜产业化开发”项目2005年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后,通过应用科技成果,增加科技含量,全县5万亩芥菜的收入由20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通过精加工后,市场价由1500元/吨增加到2400元/吨,减除原料涨价因素,企业增收2000万元,税收增加200万元。临湘市积极发展网箱养鳝,总量达8万多口,仅此一项产值过亿元。随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96318”科技服务热线、科技下乡等服务手段的强化,农业主业兴旺、各业发达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