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委组织部与市科技局共同调研科技特派员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在湘西召开的“湖南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现场动员会议”精神,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岳阳的科技特派员试点有关工作,10月11日,市委组织部主管人才工作的副部长秧励、市科技局副调研员许光辉等一行数人,深入临湘市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临湘市是2005年初在科技部门的指导下试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围绕优质水稻、网箱养鳝、楠竹、茶叶等六大主导产业,先后两批选派了28名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带着自己的一技之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带活了农村经济,带富了农民朋友。2005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几大产业新增产值2.48亿元,为农民直接增收5800万元。
在听取了临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伍华,临湘市科技局局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炎林等人的情况汇报后,调研组认为,临湘市在吸收外地经验,结合本市实际,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过程中,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派员的视野开阔。现有的28名科技特派员当中,市直机关在职的科技人员10名,已退休的老年科技工作者6名,在乡镇工作或乡土人才、科技致富能手12名。二是选择的产业准确。所选的六大产业,都是临湘农村的主导产业,科技特派员的带动作用大。如网箱养殖黄鳝,一经带动,就发展到了8万多口,产值达到1.2亿多元,农民增收7000多万元。三是支持的措施硬扎。他们对科技特派员实行了“编制、职务、职称保留不变,工资、奖金、福利与在职人员同等对待”,还在经济利益驱动、政治待遇激励、创业经费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四是取得的效果很好。除了经济效益显著之外,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促进新型科技推广网络形成,加速乡土科技人才和致富能手成长,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调研组拟在近期内对相关县(市)搞一次调研活动,以保证在10月底高标准完成省里要求的有关选取派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任务。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