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寸石镇田心村“四抓”推进科普示范
新邵县寸石镇田心村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共450户,总人口2000人。土地总面积4700亩,其中耕地面积水田1100亩、旱土600亩、林地面积3000多亩,属丘陵地带。该村开展“争创县文明村、小康示范村和科普示范村”活动以来,人均纯收入年年上升,2007年达到6000余元,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践中,他们主要坚持“四抓”:
一是抓组织领导,保证科普示范顺利推进。他们认识到:要想发展村级经济,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科技致富的路子。为此,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刘松主抓、村委会成员参与的村级科普领导小组,定时召开村科普领导小组会议,制订科普工作计划、研究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和美化村容村貌作为科普示范的目标来落实。
二是抓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科技素质。全村各组相应的以示范户担任科普宣传员,科普宣传员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并邀请县农技专家进村讲座和辅导,提高村民科技意识和科技技能。同时,村里还投入资金配备电脑、电视机、远程教育等设备,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普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各项实用技术培训,从2003年以来每年共举办培训班3期以上,参加人数达350人以上,对全村党员与种养大户开展了农村适用知识和市场经济的培训,科普宣传面达90%以上,通过培训,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是抓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在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开展了以养猪、蔬菜种植、马邻薯新法栽培、农业机械化推广等工作。引进良种瘦肉型猪,推广全村200余户养猪,年出栏近5000头。推广蔬菜种植60余户,种植200余亩,丝瓜每亩收入达8000余元,另外种植反季节豆角、茄子、四季豆、黄瓜等,每亩每季可收入4000余元。利用冬闲田推广马邻薯新法栽培100余亩,推广早大白、303等优质早熟马邻薯品种,每亩收入达到2000余元。投资13万元购买了2台耕整机、一台插秧机和2台收割机,大大加快了水稻插秧与收割的进度,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四是抓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该村实际现状,重点抓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创办了水泥预制件场,安排了10多名劳动力就业,年产值 25万元,纯利 6万元。二是推广幸水梨60余亩,亩收入1000余元,碰柑100余亩,发展经济林500多亩.此外,还开展了葡萄新品种栽培,药用甜葛、罗汉果等的栽培试验,为以后经济作物种植转型做好技术贮备。全村现有各类县乡专业科技示范户20多户,他们的技术特长和技术创新才能带动了农户的生产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