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娄底市科技创新工作步入快车道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3-12 00:00 【字体:


  近年来,娄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娄、人才强市和建设创新型娄底战略,按照“抓大科技,建创新体系,促三化进程”的工作思路,狠抓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事业得到了大的发展。2007年,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6.9%,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居全省第5位。
  抓环境优化,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一是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出台了有关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娄底的决定》、《关于实施科教兴娄建设创新型娄底的若干配套政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三是大幅增加了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克服财政困难的实际,市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达到了550万,对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按要求达到1%。四是加强了科技工作的督查考核。将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列入了“三个文明”考核范围。
  抓体系建设,创新发展了农村科技合作社。娄底双峰县创立的农村科技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实行“社团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验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科技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次部省工作会商项目,成为了全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大亮点。2007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农村科技合作组织发展论坛,农村科技合作社建设的模式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等国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目前,全市六个县市区共建立农村科技合作社12个,发展社员农户34118户,开发农业产业基地32个。
  抓产业创新,加快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全市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市经济开发区“薄板及深加工产业基地”列为了全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全市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50.17亿元,增长64.53%,居全省第七位,占全市GDP的33.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抓产学研结合,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先后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全面的市校战略科技合作关系,市内65家企业与三所大学签订了高新技术合作合同,部分企业与高校建立了“一对一”的技术对子、研发基地、研究生工作站,4家企业与市内商业银行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贷款协议。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6年的0.22%提高到了2007年的0.76%。
  抓重大专项,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纳入国家火炬计划的远扬煤机,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全国最大的矿用无级调速提升机,成为全国矿用无级调速设备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省科技厅从2004年开始,连续三年分别支持涟钢实施“CSP产品表面质量研究”、“CSP工艺生产冷轧用钢研究”、“CSP工艺生产高强度钢的研究与示范”三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冷轧用钢、高强度钢等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涟钢CSP产品质量的优质率从投产时的60%稳步提升到99%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娄底市科技创新工作步入快车道

992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