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衡山农企成功与科研院所实现产业对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3-12 00:00 【字体:


  9月27日下午3时,衡山县委六楼会议室,气氛热烈,但见农民企业家袁金岳正在与湖南天心牧业有限公司洽谈引进良种猪及养殖技术项目,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并当场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是在衡山县第二届“产学研”信息交流项目洽谈签约会上的一个镜头。据统计,当场16家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近年来,衡山县委县政府坚持按照“服务、贡献、创新、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他们根据企业和科研单位需求举办了各类产学研专题展览和洽谈会,完善了产学研信息交流平台,切实解决了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合作信息不对称和科技资源共享难等问题。
  衡山县永和食用菌生产基地与省食用菌研究所于2002年建立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并于2003年解决了食用菌盐渍加工保鲜技术难题。盐渍菇加工技术不但解决了旺季产品容易腐烂的问题,使鲜菇的保鲜期从过去的1天延长到10天,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吨料增加正品菇150公斤以上,每吨增收1250元。该保鲜产品在2007年“中国(长沙)首届国际食用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同时,衡山县还不断探索科技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他们建立健全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主要技术依托的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对于产研结合优秀项目及个人,还建立完善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机制,逐步在政府采购、科技人才激励等方面出台了一批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配套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分配激励制度。
  与此同时,该县支持本地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联合,组成自主创新团队,主动争取各类科技和产业化项目落户衡山,通过引入大量的科技资源,把原来可以自己做的项目做得更好更强,使单靠自己力量无法完成的项目加快了启动实施的步伐。目前,该县共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31项,实施项目22项。通过产学研合作培植了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6家。通过引进、吸收先进科技成果和实施自主创新,全县共申报专利61项,实施专利45项,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去年,全县共实现GDP39.8亿元,财政总收2.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衡山农企成功与科研院所实现产业对接

99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