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科技创新点燃发展“引擎”
5.5亿元的风力发电机订单,近日被南车电机一举“拿”下,在新疆乌鲁木齐与金风科技公司等签下这份巨额订单后,南车电机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专业生产企业。持续的科技创新投入,成为“南车速度”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
打造“南车”速度
近年来,在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南车电机充分发挥在轨道电力牵引电机和变压器方面的技术优势,把“路内”技术链和产业链向“路外”延伸,进军风力发电领域。
2005年,南车电机与新疆金风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风力发电机研发室,合作攻关我国首台1.2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国产化样机。在此基础上,双方又签订了50台1.5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合同。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扩大风电市场占有率,南车电机在科技等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硕士工作站,成功进入其他风力发电机领域,如双馈发电机、双速发电机等,有选择地与一些风电整机厂开展了相关的合作研究与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今天的南车电机形成了我国风电产业750KW风力发电机和兆瓦级风力发电机2大主打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成为了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排头兵”。
构建“创新矩阵”
南车电机的发展,是这几年株洲市科技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市科技工作紧扣深入实施“科教先导”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题,坚持围绕经济抓科技,针对关键技术瓶颈,有组织地实施了电动汽车、循环经济、烟花安全药、风力发电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创新攻关,构建“创新矩阵”。
通过科技部门的力推领导重视、力推示范运营、力推申报上级项目,时代集团的电动汽车项目实施了部省市三级联抓,争取了14项国家“863”计划、1项省重大专项,争取经费近6000万元。8月底,该集团整合湘潭电机、三一重工等成立的国内最大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正式奠基,实现了从研发到示范,再到产业化的发展,在省、市科技项目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
为破解 “三废”这一制约冶金、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和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甁颈,我市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株冶与中南大学合作的“含汞污酸生物制剂”为世界首创,居国际领先水平,相关项目成功申报科技部“一把手工程”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市环科院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合作的“废气脱硫”成为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株冶、株化等4家企业联合申报的 “硫资源循环利用”有望进入国家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计划。
科技部门还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大力建设各级工程技术中心,并率先建设了科技超市和沙龙、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轨道交通专利信息中心、96318科技信息“户”联网、科技信息港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近年来,株洲市争取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71项,争取科技资金超过亿元,获得的立项总数和经费居全省第二。今年,科技部门又主动对接“项目建设年”的100个重点项目,仅部、省“一把手工程”就成功申报3项,预计争取资金超过7000万元,创历史之最。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