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88项关键技术,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
来关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 瞄准产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湖南连续两年组织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一批突破性科技成果。
光纤陀螺是一种用于惯性导航的光纤传感器,可为飞行器指引方向,湖南率为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制“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该项目是2022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目前,“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优化了部分生产工艺,新一代产品已样片已完成制作,明年实现量产后,可结合北斗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飞行器、汽车、船舶等实现自主规划路线、自主定位等功能。湖南率为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来亮:
“目前是把光源和探测器做了一部分集成,形成了光电探测器模块,实现全自动化装配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目标。实现陀螺产能从年产万轴提升到百万轴量级,成本从几万元量级下降至千元量级。”
为从源头解决大米镉超标问题,我省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列入2022年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今年9月,长沙望城区一示范基地随机采集的“莲两优1号”稻谷参试样本结果显示:金属镉含量仅为0.057毫克/公斤,远低于国家标准0.2毫克/公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毛毕刚:
“这个品种在参加国家低镉品种区试,预计2024年会审定并大面积推广。”
截至目前,2021年、2022年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突破88项关键技术,申请专利319件,推动技术成果应用示范46项。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处长王先民:
“‘十大技术攻关’是为全省立标打样,是起带动和引领作用的。未来要锻造我们的长板,第二补足我们的短板,要巩固‘老三样’,发展‘新三样’,提前布局‘未来三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