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湖南篇:湖南交出科技创新新答卷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22-06-16 10:38
【字体:
大中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3年11月4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蓝思科技、威胜控股、中南大学,考察了企业院校科技创新情况。湖湘儿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从高性能特种材料研发迭代到智能电表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交出了一份湖南创新新答卷。
2013年11月4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蓝思科技、威胜控股考察,他仔细观看产品展示,到车间了解生产和工艺流程,同职工和劳模代表交流,对两家企业不断开发产品、拓展市场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勉励他们更有抱负、更有作为。在威胜控股,总书记发现流水线上每名工人都佩戴了一支手环,便询问了当时还是产线工人的张石容手环的用途。威胜国际智能制造电装无铅车间主管张石容:
“总书记来到我们工人身旁,非常的亲切,关注每一个生产细节,让我们既感到温暖也倍受鼓舞。”
在企业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威胜控股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由6%提升至如今的9.2%,累计获得有效知识产权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148件;软件著作权1300多件。在威盛控股的生产车间,如今自动化、智能化已经全面普及,产线实现数字化透明可视,人均效率提升60%以上。威胜集团智能制造中心主任刘轩:
“以前工人多,现在机器多,目前我们已经将我们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也延伸到了我们的境外工厂,基本上实现了以威胜长沙本部为主的一个信息化指挥大脑。”
在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期,这里正围绕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技术进行应用推广,以科研成果服务社会。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视察时,中心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相关技术还只推广到30项工程上,到今年6月,推广应用数已增加到200多。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
“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还有很多技术等待我们去攻关,现在我们用资源化的思路去做治理,从源头减排的角度去做污染的控制,在双碳背景下,实现有色金属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绿色,清洁,高效的生产,实现污染供给与资源利用最大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大学视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为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新型高速飞行器、国产大飞机等先进交通运载装备提供高性能材料和关键部件。在参与国产大飞机C919机轮刹车系统集成制造过程中,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克服多方困难后,实现大飞机机轮刹车系统“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科朝:
“我们集中力量突破了这项技术,并把技术变成了产品,满足我国C919大飞机的要求,也为下一步CR929宽体客机的研制奠定了好的基础。”
沿着总书记的指引,目前,中南大学提出建立科技创新的新体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世界第二家、国内首个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研发的3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已在我国最大的铜、铅、锌、镍、锑、钼冶炼企业大规模推广应用,并辐射俄罗斯、塞尔维亚等“一带一路”国家。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李启厚:
“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以来,我们新增国家级基地14个,‘111’(创新)引智基地6个,承担过亿元成果转化项目有9个。承担国家重大攻关计划项目有62项,获国家奖42项,在全国高校居前列。”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