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聚焦十八大以来我省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成就
18号上午,我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聚焦十八大以来我省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成就。五年来,我省创新综合实力上升到全国第11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记者钟林报道:
“我们自创区总收入达到了8830亿元,同比增长13%,高新技术增加值同比增长18%。”
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童旭东用两组数据,来介绍自2014年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以来,创新带来的发展新动力。
五年来,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中低速磁浮等标志性创新成果领跑世界,建成了国内首条8英寸IGBT生产线,成功研发“海牛”深海钻机、全球首台煤矿斜井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等尖端产品。童旭东:
“2013-2016年湖南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7项,连续保持全国前7位。”
除了这些让人瞩目的明星创新大块头,在我省,一批创新创业小巨人也在加速成长,移动互联网、机器人产业、大数据产业亮点频出。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逆势增长,五年年均增速高达19%。2016年实现增加值达6859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占GDP的比重提高至22%;全省高新技术企业2231家,比2012年增加了47%。
为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我省制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构建全链条的创新服务体系和政策措施。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231家,力争今年高企数量同比增长20%以上。省科技厅巡视员杨治平:
“实施高企培育后补助计划,在湖南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中设立了高企培育和发展专项,部门市州也纷纷出台政策,对高企培育和发展予以后补助支持。”
此外,我省知识产权创造和原始创新能力也大幅提升。我省专利综合实力升至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第1位。五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速30%,目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62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