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市场竞风流
本报评论员
在全省科研院所转制改革中,一批科研院所自断“皇粮”,弄潮大市场,通过改制转企,科研活力不断勃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为行业标杆,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院所是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在技术、人才、研发基础设施上具有先天优势。但以前受制于原有的科研体制,研发满足于成果获奖和论文发表,一些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或者止步于图纸技术转让,获取一定的技术转让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原有的科研体制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靠单纯的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已难以保证科研院所发展需要,特别是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影响了科研院所的整体经济效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一些接受技术转让的生产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没能很好地掌握转让的技术,技术经济指标达不到预期目标,限制了技术推广。
科研体制缺乏创新动力与活力,最终阻碍了科研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将科研院所转制改企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就能得到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也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其真正价值。我省科研院所通过改制转企,既激发了创新活力,又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了科研开发与产业化比翼齐飞。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还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