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关注

我省夺得20项国家科技大奖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4-01-14 00:00 【字体:
 

我省夺得20项国家科技大奖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主持完成项目还收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本报110日讯(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段爱珍)今天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我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0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领衔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实现我省主持完成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零的突破,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唯一获得该奖的项目。

    同时,由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陆佳政主持完成的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由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尹泽勇院士主持完成的1个专项项目,以及由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参与完成的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袁隆平院士在北京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说:这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奖时握着我的手说希望您再接再厉再攀高峰。在荣誉面前,我应该急流勇退,但在事业面前,我要勇往直前。

    据悉,其他获奖项目涉及三大奖项。由中南大学吴敏完成的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的自由权矩阵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中南大学余志武主持的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应用4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中联重科喻乐康主持完成的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11个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次获奖项目涉及工业、农业、建材等多个领域,很多项目成果推广后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如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在全国10多个省市的300多个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首次实现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层中成功应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8亿元,推动了混凝土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技术进步。

20140111 星期六《湖南日报》第一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我省夺得20项国家科技大奖

99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