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新兴产业串起“创新链”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
本报讯(记者 李杜 实习生 刘霞)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史诗大剧,为科技创新安排的“戏份”十足。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湖南将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科技创新,并且围绕“四化两型”建设总体部署和促进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找准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同时,通过实施重大专项、重大工程、联合攻关等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目标是在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
科技创新如何扬长避短?
围绕七大产业,突破核心技术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在具有产业及科研比较优势的十大工程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同时,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技术创新链,重点突破现代工程关键零部件、新型轨道交通装备、风电装备、国防装备、动力电池、高性能数字芯片、智能电网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推动战略性新型产业在高起点上规模扩张和群集发展。
传统产业是否将功成身退?
以信息化为重点,推动转型升级
是否创新及加快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将成为传统产业走向复兴或者衰亡的分水岭。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我省将以推进信息化为重点,加快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钢铁、冶金、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蝶变”,我省将加快生物育种、现代农业信息、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生物安全、农林生态环境等领域高新技术研发,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服务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及高端科技产业融合,将成为主攻方向。
此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将获得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引领和支撑;民生和社会管理领域,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减灾防灾等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将获得更多推广应用。
创新主体
企业、高校、科研院(区)
科技创新,锵锵“三人行”
本报讯(记者 李杜 实习生 刘霞)引领和支撑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主角有三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区域。三大“湘籍”创新主角如何展示才华?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作出部署。
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任务是加快建立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参与科技项目决策,加强技术持续研发能力建设,更多承担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预期目标是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坚持市场导向,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合作,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应用研发为重点的创新活动中,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骨干的知识新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研究基地,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工程等任务,在优势学科和优势技术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
突出贡献员工将获股权分红
湖南启动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
本报讯(记者 李杜)记者昨日从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获悉,《长株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我省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技术和经营管理“顶梁柱”的个人价值与贡献,有了一个量化的评价及激励标准。
《办法》规定,股权和分红激励对象为企业重要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其中包括:对企业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重大研发项目负责人,以及对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高管,或者负责企业主要产品或服务生产经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中、高管人员。奖励方式主要采用股权激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激励方式。
市场应用
依托国防科大的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将成立
“天河一号”世家“嫁入”市场造福百姓
本报讯(记者 李杜 实习生 刘霞)湖南产业界倾慕已久的“天河一号”世家,将走出深闺嫁入“凡间”。昨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将依托国防科技大学组建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这座实力雄厚的科技成果富矿更大程度造福社会打开通道。
据记者了解,在湖南科技领域,饮誉世界的“四大名旦”已有三位“嫁入”市场,造福社会和百姓,它们分别是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六轴电动机车。此前,惟有研制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国防科技大学,因种种原因大量原创性研发成果和技术“待字闺中”,难入市场。据悉,标志我省探索军民科技融合发展“里程碑”的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将依托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和转移平台,推动军工技术在民用方面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湖南在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为我省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