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关注

首席信息官,让情报说了算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9-04 00:00 【字体:
 
当下,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情报能力不足,成了制约企业持续创新的瓶颈问题。7月下旬,长沙16家中小企业接受了一次特殊的验收,考评的就是被称作“第四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情报能力。“把脉”市场——
首席信息官,让情报说了算
本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王建国 龙群 李维思

    本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王建国 龙群 李维思

    发生在企业的真实故事

    这是发生在湖南企业的3个真实故事。

    一家企业草率投资新型车种项目,当由行业领先者参与起草的安全条例和测试标准正式发布后,才发现研制的样车与标准有距离,不得不投入额外资金改进,销售也被迫延缓。

    一家企业在接到新产品订制需求后马上投入资金组织研发,等到产品基本成型后,才发现国内已经有与自己研发的新产品的功能完全相同的专利,且成本更低。

    一家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前没有对客户群体作分析,导致新产品上市后销售业绩不佳,只好提前下架。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3家企业都设置了首席信息官为决策把关,变“领导说了算”为“情报说了算”,结局肯定截然不同。

     信息情报能力有多重要?

    7月下旬,长沙16家中小企业接受了一次特殊的验收,考评的就是被称作“第四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情报能力。“经过4个多月的培训,这16家企业诞生了湖南第一批中小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团队,信息情报能力普遍得到提升。”考官之一、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史敏博士告诉记者。

    信息情报能力有多重要?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说明最贴切。企业首席信息官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由于在科学决策中效果显著,各大企业纷纷仿效。世界前500强企业普遍实行了首席信息官体制。

    而在我省,企业信息情报能力普遍薄弱,企业首席信息官多是空白。今年上半年,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对长沙市31家中小企业的信息情报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诊断发现,信息情报能力成熟度仅为2级(最高为4级,2级表示有规范,但有效性不够),其中信息内部共享和创新信息分析评级偏低。具体表现为:7成企业未设立首席信息官,6成企业缺乏信息人员和专利分析,6成以上企业缺乏专业数据库,8成企业缺乏战略分析。特别是知识库的匮乏和分析方法掌握的不足,使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总之,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在人才引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上都存在着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情报能力不足,成了制约企业持续创新的瓶颈问题。

    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围绕长沙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通过政府采购形式,选定了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为16家企业培训首席信息官,以帮助企业既不自挖陷阱、也不掉进别人的陷阱。

    一家家企业被全面“体检”后,收到了信息情报能力“诊断书”和“处方单”。为了使企业首席信息官具备长期信息情报分析能力,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将8年来开展产业情报服务的信息采集方法和情报分析方法教授给他们,并将“湖南省科技创新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给他们使用,最终和企业共同完成了一份能够有效指引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研究报告清单。

    首席信息官带来发展新希望

    康志强,长沙插拉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就在培训中解决了一个公司纠结已久的问题。“2011年公司开发了国内第1台高精度数控内螺旋拉床,但齿形精度未能达到用户7级精度要求,当时用户认为是机床系统达不到要求,公司通过调研认为是进口刀具结构和切削原理上存在问题,但苦于找不到理论依据,无法说服用户。参加培训后,我们运用DERWENT工具找到了2篇国外专利文献,详细介绍了螺旋拉刀的结构以及切削原理,证实原因出在刀具上。”康志强介绍,就这样,这家由下岗职工创办的企业,已决定开发能够取代进口的刀具新产品。

    长沙凯瑞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正在研发一个国内首创的铝电解系列新产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首席信息官参加培训后,李文对新产品的下游市场及其潜在的目标客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摸底分析,并科学合理地预估了下游市场规模,还找到了国外相关的失效专利技术,为公司产品开发、试制提供了参考。

    16位企业首席信息官,给16家企业带来了发展新希望。我省企业首席信息官人才队伍如何壮大,这16位特殊人才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培养模式,那就是“政府搭台,中介服务,企业受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首席信息官,让情报说了算

990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