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建成创新型湖南
2020年将建成创新型湖南。2月27日上午,省委外宣办举行《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闻发布会。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国甫就《纲要》出台的背景、制定过程、特点、主要内容和贯彻落实举措在会上作了通报;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李发美主持发布会。
■记者 刘璋景
强化全社会协同创新
看电视变成用电视,高科技产业转化,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70岁的胡爷爷说起电视,总离不开“线”。上世纪80年代,电视画面不清晰了,就要跑到室外转动“天线”;上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入户,胡爷爷整天在家按遥控器。去年,胡爷爷家里安装了数字电视。他的传统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看电视变成了用电视。
胡爷爷说,每天一早,从数字电视的气象频道了解晨练指数。原来每天早上9时30分之前,要赶到附近的证券交易厅看盘,现在从数字电视的互动图文中,就可查看股票行情。
产业的创新,依托于技术的创新。数字电视作为我省最早开展的高科技产业转化,已经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并在实际运作中,渐渐形成一条创新产业链,促使了“湖南电视湘军”的发展。省科技厅厅长彭国甫认为,创新型湖南,就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社会协同创新。纲要特别突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创新,强化了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了企业、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强化了跨国界、跨省域、跨地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加快形成大开放、大合作、大协同的创新格局。
鼓励科技人才以专利、知识等入股
“两个70%”,即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占比比例双方共同商定,最高比例可以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成果持有单位最多可以从技术转让入股所得的净收入股权中提出70%的比例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
彭国甫介绍,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下一步,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贯彻《纲要》与已经出台的人才发展的规划纲要结合起来,把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摆在人才工作的重点,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科学人才创新创业的体系。
接下来湖南将进一步探索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按照《纲要》相关要求,实行“两个70%”,即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占比比例双方共同商定,最高比例可以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成果持有单位最多可以从技术转让入股所得的净收入股权中提出70%的比例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来鼓励科技人才以专利、技术、知识等投资入股。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创新,从工商注册、科技项目、创业扶持资金、人才居留、子女留学、配偶安置等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脱颖而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目标
9大创新工程加快富民强省
《纲要》充分对接了我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科技、教育、人才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规划,并与“绿色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建设相衔接。
《纲要》提出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全民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全社会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湖南。
《纲要》将重点任务凝练、聚焦为9大创新工程。这9大工程可分为3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为“四化两型”科技支撑工程,主要包括: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工程、民生科技工程、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程等5个工程。
第二个层面为条件能力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县市区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工程、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工程等3个工程。
第三个层面为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推进湖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富民强省进程。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