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关注

2020年建成创新型湖南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3-08 00:00 【字体:
    9大工程

  1.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程

  2.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

  3.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工程

  4.民生科技工程

  5.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程

  6.县市区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7.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工程

  8.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工程

  9.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两个70%

  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占比双方共同商定,最高比例可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

  成果持有单位最多可以从技术转让入股所得的净收入股权中提取70%的额度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

  本报讯(记者 李杜)一部为湖南竞争力升级量身打造的发展方略——《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即将由省委、省政府公布实施。昨日,省委外宣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发美主持发布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国甫,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岳辉,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邓群策,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梁秋松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5年全民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据彭国甫介绍,《纲要》提出创新型湖南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民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全社会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湖南。

  湖南如何实现创新崛起?《纲要》将途径细分为9大工程合力支撑。9大工程从三个层面聚合成有机的整体——第一个层面的四化两型科技支撑工程,包括: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工程、民生科技工程、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程;第二个层面的能力建设工程,包括:县市区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工程、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工程;第三个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2012年湖南科技创新版图划定

  据悉,目前,2012年湖南科技创新版图已经划定,即: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特别是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等区域,重点突破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关键技术,大力推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在大湘南地区,将围绕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资源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在大湘西地区,将围绕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武陵山区特色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以武陵山区珍稀植物研究开发与利用为重点的绿色产业集群。为做强各区域产业特色,我省拟聚资1亿元助各区市县练就创新内功,建立健全各市州、各部门之间的创新组织协同机制。

  推行两个70%”的激励机制

  制度与机制保障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方面,也将在我省实现由点到面的提升。据介绍,今年开始,我省将进一步探索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根据《纲要》要求,将大力推行两个70%”的激励机制,即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占比双方共同商定,最高比例可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成果持有单位最多可以从技术转让入股所得的净收入股权中提取70%的额度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以此鼓励科技人才以专利、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投资入股。同时推进政策创新,从工商注册、科技项目、创业扶持资金、人才居留、子女留学、配偶安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脱颖而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2020年建成创新型湖南

990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