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技部资讯

我国将开展第二轮土系调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4-08-14 00:00 【字体:
    2014年7月13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中西部卷)》编制”项目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国科学院前沿与教育局相关领导、赵其国院士等9位专家组成员以及项目组成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张甘霖研究员汇报了项目总体目标、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果,项目组成员就土系调查和数据库建立等相关规范做了详细介绍。与会领导和项目专家组成员认真听取了汇报,并进行深入讨论,一致认为:系统全面地开展我国土系调查研究,对进一步摸清我国土壤资源现状、培养一批土系研究和土壤调查的人才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期完成的东部地区的调查工作质量高、成果突出,即将开展的中西部地区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希望项目参与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预期目标。专家们还针对项目实施中的技术路线和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为土壤系统分类中最基层的分类单元,土系能全面精确地反映定量土壤的信息。美国最早提出土系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土系研究,目前已建立2.2万个有详细描述和定量数据的土系,构成了美国国家土壤信息系统数据库的重要基础。其他发达国家也针对本国土壤资源建立了详尽的数据库,并将土系信息广泛用于指导和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城乡基础建设等方面。
    我国土系研究工作在广度和深度、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性方面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有鉴于此,2009年,我国启动了覆盖中东部地区16个省(市)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该项目的实施,在我国原有的1000个历史土系的基础上,新增约2500个土系;但占我国陆地面积三分之二、土壤类型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的土系建设仍处于空白阶段。
    针对上述情况,2013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部署了“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中西部卷)》编制”重点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牵头承担,参加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等16家院校和科研单位。该项目将对我国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区)开展系统的土系调查和土系志编制工作,形成全国性的土系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全面提升我国土壤分类水平,同时通过多层次的数据共享,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提供更科学、更规范、更详细的土壤信息,以实现土壤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我国将开展第二轮土系调查

9907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