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培训总结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围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贫困地区培训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认真总结了一年来科技扶贫远程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深入交流了2010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培训的做法,如福建省农科院远程终端入田间现场培训、山东聊城科技视频村村通系统、清华大学依托地方教育机构的远程培训、中国农业大学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密云县开设畜禽专家门诊等创新的培训形式等,并就远程培训活动中整合培训资源、保护知识产权、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针对性及适用性等展开了讨论,就设立共享专家库、规范操作规程、设立现场示范点、引入企业培训力量等提出了建议。
会议认为,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培训作为科技部科技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将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围绕农户需求、发挥网络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培训实效,开展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的远程培训,实现科技常在乡,服务常态化,促进贫困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化同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开设科技扶贫远程课堂是科技部加强科技扶贫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课堂2007年启动以来,发挥北京专家优势,向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传播现代科技,目前已通过卫星网络、网站视频直播和双向视频咨询诊断系统等平台覆盖到全国21个省78个县(市)的培训站点。2010年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医疗卫生保健和科学防治艾滋病等主题采用实时互动视频的方式开展了8期23场远程培训,传授科学知识、解答农民问题,直接培训3万余人次,辐射培训16万人次。
来自科技部农村司和农村中心、国务院扶贫办培训中心、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大学、中国革命老区促进会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代表20余人参加了现场座谈,福建省农科院、山东聊城科技视频协会以及陕西安塞县等15个地方科技培训站点通过双向视频系统远程参加了会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