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举行“科技服务业创新模式”研讨会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北京科技服务业创新的现状,总结、提炼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市科委设立了“北京科技服务业创新模式研究”系列课题,针对轨道交通技术服务、钢铁工程技术服务等12个细分产业或领域组织了专题研究,共研究案例41个,对比案例11个,研究案例总数达52个。本课题对北京科技服务业的细分行业或工作领域创新的特点、面临挑战、典型模式以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全面概括和分析,对首都经济优化升级以及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起到促进作用。
该系列课题研究同时也是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课题管理的一次创新。首先,课题承担单位涵盖了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和中介机构,是一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由于各个单位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优势,通过高效的项目管理,实现了优势互补,特别是注意吸收了企业承担项目,对本企业及所在行业进行分析后再进行理论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其次,与以往“项目+子课题”的组织方式不同,本次项目的组织采用“总体组+专题课题”的方式,既保证了整个研究是在同一个框架下展开,又充分调动了各课题承担单位的积极性。
会上,课题组重点汇报了总体研究和数字出版、互联网、移动营销、轨道交通技术、钢铁工程技术服务等产业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到会专家和领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点评。另外,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专家做了“迎接服务经济时代到来——“十二五”我国服务业发展新形势、新思路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报告。
伍建民在总结发言中对系列课题的后续工作以及软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软科学研究课题组织交流研讨会,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可形成做好、做精课题的压力和动力,得到专家指教;另一方面可促使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之内开放共享。而且在进一步的讨论中,还能够挖掘和发现一些新的研究选题。他希望,课题组在下一步工作中能够结合“十二五”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提出意见建议,在案例研究的同时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撑, 进行产业整体趋势、产业链条分析,为政府等决策者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体现软科学研究课题服务决策的实用价值。
(北京市科委)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