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技部资讯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植物表皮毛发育调控方向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0-07-22 00:00 【字体:
 

    2010年7月9日,植物科学研究权威期刊Plant Cell在线发表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陈晓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iR156—靶基因SPL调控拟南芥表皮毛的分布。

    植物表皮毛覆盖于植物地上组织的表面,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理功能,有些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棉纤维。研究人员发现,模式植物拟南芥在营养发育时期和生殖发育期,表皮毛的数量和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这一分布特征表明表皮毛发育的调控与植物发育的时相转换关系密切。

    研究人员指出,SPL(SQU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LIKE)是基因编码重要的转录因子。SPL家族的大部分成员是microRNA156的靶基因,它们在植物进入生殖生长期的时相转换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过量表达miR156导致SPLs水平降低,花序轴上部和花柄器官均出现异位毛生长;反之SPL基因高表达导致茎杆上表皮毛数量下降甚至光滑无毛。上述结果表明,受miR156调控的SPLs基因家族是连接植物发育进程和表皮毛发育的桥梁。棉花植物中miR156的含量很高,其对棉纤维发育的调控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获准建设,该实验室以植物分子遗传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植物分子生理与发育研究、植物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为研究方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以来,实验室在水稻产量基因研究、植物信号传导研究以及植物miRNA的功能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Plant Cell以及PNAS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植物表皮毛发育调控方向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99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