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技部资讯

尚勇: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2-11 00:00 【字体:

我国科技发展,一方面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又强调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在12月14日举行的研发全球化国际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扩大开放、合作创新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经验和基础,我国科技界要在扩大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尚勇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核心就是创造和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绝不是“关门创新”,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全球化的创新和学习型的创新。只有具备全球的大视野,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好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充分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善于利用国际平台,并且结合国情、发挥优势,我们才能增强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据尚勇介绍,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并与其中99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除此之外,我国还积极参与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究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并且组织了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这些都使中国科学家在互惠互利的平台上与其他国家分享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
  
  尚勇说,我们要进一步拓展中外科技合作的领域,包括扩大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科技合作,扩大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促进学术团体、民间科技组织与国外科技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交流的网络和渠道;扩大科技人员的对外交流,有效地开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尚勇特别强调,在扩大对外科技合作方面,政府的重要作用就是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国际科技合作、为自主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研发全球化国际论坛是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商务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论坛得到了科技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向论坛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等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大约有200名来自中外的专家学者从政策、企业、创新等角度,围绕研发的全球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尚勇: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 

99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