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星火燎原”
新疆特甜的葡萄、黑龙江结实的玉米、河北香脆的苹果、陕西彩色的甘薯……这些看起来平常的农作物品种,实际上却充满了“技术含量”。因为这些农作物优良品种不仅普遍具有高产、稳产等特性,还具有抗病能力强、品质佳等特点。
10月31日,在南宁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当天,位于3号展馆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暨中国星火计划20周年成就展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来自东盟各国的客商和国内专业人士的目光。
走进3号展馆,就能让人感受到强烈而浓郁的星火科技氛围。以黄色和绿色等为主色调设计的整个展馆,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氛。而以图片、文字、实物、音像等形式,静态、动态和互动等方式展示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和星火计划成果让观众目不暇接。在展馆展出的众多农用设备设施中,河北展区内一个外形特别的家伙———一台大型的长方体机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了解,原来这是一台智能IC卡水电联控取水收费系统。
“这可不是普通的系统,而是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采用先进的单片机芯片做信息处理,结合远传电表、水表完成计量采样,使用IC卡作为信息的传输载体,完成对农田灌溉过程的智能控制。”旁边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这台智能IC卡水电联控取水收费系统具有预付费控制、水电联控、保护、查询、数据统计等功能,由于其采用了自行研发的专利技术———“水电联控”收费控制方式,因此更适合目前广大农村灌溉的使用模式,为科学的解决农村灌溉收费提供了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
除了农业新品种和农用设施设备之外,展区展出的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技术、生物医药、农用化工、农业信息化、新材料技术及产品、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其他先进的项目成果也让现场的观众大开眼界。
据了解,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4个计划单列市共筛选676个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星火计划项目参展,参展企业达614家,展示的均是全国各地优秀星火科技成果的代表,技术成熟先进适用,具有解决农业和农村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效果。
针对东盟各国的技术需求,举办单位还将从来自全国的67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项目中,精选出29项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用机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项目,通过举办先进适用技术推介会的形式,向东盟及国内客商重点推介。
本次成果展由科技部与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旨在展示和宣传星火计划实施20周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与东盟各国开展广泛的交流,促进我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向东盟国家的出口转移。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