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0周年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13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0周年高层研讨会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有来自全国22省市科技厅(委)及109家特色产业基地负责人、部分基地所在地市(县)长参加了会议。科技部马颂德副部长出席会议。
从1995年全国第一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江苏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诞生到2005年,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已历经10年的发展。目前,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已发展到全国22个省市109家,专业涉及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光通讯、传感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汽车零部件、机电及新能源设备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区域经济中高新技术创新集群发展新的亮点,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根据对基地内12050家企业的统计,截止到2004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7181亿元,工业总产值7331.2亿元,工业增加值1716.7亿元,净利润466亿元,上缴税额362.5亿元,出口创汇154.2亿美元。
本次会议旨在总结特色产业基地1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推进“十一五”期间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集群建设。会议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单位和部门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国家产业发展形势、产业集群与自主创新、企业品牌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专题演讲。马部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会议提出,今后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要目标,以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宗旨,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统领特色产业基地工作;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基地发展格局;强化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基地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对区域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提高特色产业基地竞争力,使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发展区域优势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