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再铸辉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成立五周年
7月26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理事会换届暨中心成立五周年大会。中国科协副主席邓楠、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以及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出席了会议。中心各成员单位以及用户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为有效地收集、保存、开发和利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经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2000年6月12日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等部委成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组成,是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的公益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机构。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通过统一的网站(www.nstl.gov.cn)面向全国提供科技文献信息服务。
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心已经建成国内最大的面向全国的现代科技文献信息网络服务系统。中心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目前拥有国外科技文献21,000余种,占国内引进国外文献品种数的60%,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文献资源的保障服务能力;建设了3,000多万条国内外科技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和计量规程等文献的文摘数据。为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快捷、高效、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受到了科技界广泛的赞誉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会是中心的领导决策机构,理事会由科学家、科技文献信息专家和部分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科技部、财政部主管业务司负责人组成。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师昌绪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院士分别担任理事会正副理事长。科技部代表5部委对中心工作进行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这种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实现了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科技文献信息机构的联合,开拓了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中心的成功实践推动了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成为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范例,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中国科协副主席邓楠在会上致辞。她充分肯定中心为构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和为科技发展提供支撑服务作出的重要贡献,勉励中心要大力增强资源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能力,利用中心丰富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中心五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心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强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立足于服务科技自主创新战略这个主题,为科技界以及社会各界提供权威的有价值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为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要积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文化,提升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养,为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刘燕华副部长代表科技部宣布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二届理事会,并向师昌绪理事长、胡启恒副理事长以及理事颁发了聘书。
在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第二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在科技界广大用户的关爱和支持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成功地走过了五个年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将坚持改革创新,不辱使命,加快发展,再铸辉煌。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