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省杰青20周年专题报道:十份信任,十二份责任— —中南大学:邓昊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6-08-12 00:00 【字体:

  我于2009年获得了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简称杰青)的资助,杰青于我意义不凡。杰青不仅在我回国科研起步艰难之际为我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鼓励我在神经遗传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中自由探索,让我更有机会和条件从事我感兴趣并擅长的科学研究。回望这20年来走过的充满艰辛和撒满汗水的科学研究之路,能够取得现有成绩和进步离不开当时杰青对我的资助和支持。杰青的支持给了我强大的信心和动力,也给予我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条件,让我对学术研究更加坚持不懈,拥有攀登科研高峰的信心和勇气。我觉得杰青应该是我20年科研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充满信心,为我增添了前进的动力,也为今后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我于中南大学中国医学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后赴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神经病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并担任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神经病学系讲师(InstructorFaculty)。在此期间,我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捶打和磨练,专注于神经遗传学方面研究并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为我回国后申请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奠定了基础。

  2007年作为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回国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工作。刚回国时,经费不足,很难把之前国外的研究引入国内,很多好的科研思路不能付诸于行动。在我科研起步最困难最需要帮助之际,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湖南省并不充裕的科研基金里下拨30万,作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于我,解决了我科研经费不足的燃眉之急杰青更在精神上给予我强有力的支持,使我感觉到不管前路艰辛,基金委永远在身后支持着我,我应该勇往直前,不轻言放弃。基金委对我的十份信任,我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感激与喜悦之后是十二份的责任,唯有将感谢的话语变成行动,专注科研,做出成果,方能不辜负基金委的信任。在2009年获得杰青以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不忘初心,刻苦钻研;让我摒弃短视行为,以成熟的心态、理性的思考去长远规划自己的科研之路;让我放眼世界,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更让我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努力成为有眼界、有思想、有水平和有能力的四有学术带头人。尽管在国外留学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最高影响因子为24.83的论文,尽管国内科研条件有限,尽管起步之时困难重重,但是在杰青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回国几年之后我便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影响因子为15.538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Neurology)上发表了2篇综述。目前共发表文章129篇,其中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93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7篇,SCI总引用次数超过110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博导类)1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起动基金项目1项,主持美国Parkinson’s and Movement Disorder Foundation (PMDF) 科学基金项目1项。担任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专栏客座主编(Lead Guest Editor),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Video Journal of NeurologyJacobs-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杂志编委,国际神经病学权威杂志Lancet Neurology (影响因子:21.896)Biological Psychiatry (影响因子:10.255)30多个SCI杂志审稿专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中博士后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科研启动基金、以色列国家科技部科学基金、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技术基金和国际ICM基金等基金评审专家。

  如果说我所取得的这些科研成果是一颗颗果实,那么杰青就是孕育这些果实的花蕾,花开飘香,方能硕果累累。人才是科技竞争的第一要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杰青为有想法有实力的青年研究人员提供了支持,督促我们关注前沿科技并不断思考,一方面加快了人才培养建设,使我们从学术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增强了自主与创新性,能够潜心钻研、心无旁骛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另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教兴湘与建设创新型湖南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基金委的各级管理人员深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规律,关心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与发展,深入到科研人员的工作岗位,实地交流,及时了解我们的困难,并给予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及时走出低谷和困境。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杰青培养之路,让青年研究人员逐渐成为兼具科研道德和科研技术的高素质领军人才。

  回顾获得杰青后的6年,我的团队从小到大,科研条件不断改善,我由衷地感谢国家,特别是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我科研事业的鞭策和资助。正是因为杰青基金在我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时候给予我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使我能够一步步跨过科研道路上的艰难困苦,成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湖南省学科带头人,获得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湖南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湖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荣誉。这一路,饮水不忘挖井人,自从加入杰青这支队伍,我便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怠慢,杰青于我之信任,便是我肩上之责任。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过程中,在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这条道路上,我定当一路向前,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愧于杰青给予我的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省杰青20周年专题报道:十份信任,十二份责任— —中南大学:邓昊

988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