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省杰青20周年专题报道:湖南中医药大学喻嵘——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片片红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6-05-25 00:00 【字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曾经这样说过:科学基金要做的事,就是力求成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及时雨,保护科研人员细听蝉翼寂,遥感雁来声的科学敏感,引导他们自有探索与创新。因此,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相继成立至今,始终把人才培养和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地发展置于重要战略位置。湖南中医药大学喻嵘作为一名受助于自然科学基金而成长的中医人,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同身受。

1、第一桶金助力人才成长

19986月喻嵘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后,分配至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中医学院)工作。20018月获批国家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在加拿大著名大学McGill University医学院开展内分泌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工作一年。回国后,喻嵘总结了博士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国外开展的研究工作,广泛查阅文献,凝练科研思路,2004年主持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滋阴益气活血解毒法调控炎症分子网络改善MKR转基因鼠2型糖尿病的研究,获得18万元资助,为她创造了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和科研起步的先决条件。

2004年至2007年期间,喻嵘认真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并陆续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开展了系列滋阴益气活血解毒法及其中药复方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分别主持获得2008年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9年、2012年、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NSFC-FRSQ中加合作),以及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博导类)等部省级项目共计17项。上述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研究工作的开展,为她的学术方向定位,以及人才团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她被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2006年晋升为教授,2008年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先后确定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脑疾病)后备学科带头人(2009年)、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2010年)、湖南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带头人(2011年)、国家局级中医各家学说重点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2012年);先后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0度),湖南省卫生领域225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2013度),并获得国家教育部第十届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06年)、全国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2011年)。

2、科研项目汇聚研究成果

2004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至今,喻嵘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以及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博导类)、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省教育厅和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等11项。主要参与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863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省、厅级重点课题等9项。主要围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基础与应用研究、基于血管生理病理基础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工作。较为完善地构建了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基于血管生理病理基础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国内首次培育建立了良好的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小鼠模型;探索基于中医瘀血阻滞的关键病机理论,创新性地开展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虚、毒、瘀中医关键病机、心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科学内涵研究,提出了扶正祛邪的防治理论以及滋阴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组方的治疗方法;开展了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损伤机制及中医药的治疗作用研究。

上述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7项。其中2008年至今,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科研成果“2型糖尿病虚、毒、瘀病机实质及滋阴益气活血解毒法的干预作用,获得201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第四、第五完成人主持的科研成果糖尿病脑梗死的系统性评价研究及滋阴活血法的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临床应用,分别获得20102011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至今,先后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源刊2篇;出版主编、副主编的著作、教材7部,待出版4部;申报专利11项,获得授权4项。

3、合作研究搭建学科团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多次资助下,通过凝练学术研究方向,组建团队开展合作研究,目前已逐步形成了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学术梯队,现有主要梯队成员10人、博士生7人、硕士生3人,项目研究经费达400余万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我们团队成员的科研项目在不断增加,2008年至今本方向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新增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湖南省卫生领域225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骨干3人,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名师2人。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在逐年递增。本团队作为学术方向之一,分别获得了2012年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群体的立项建设;同时作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脑疾病)重点学科、湖南省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与分子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三个支撑方向之一,正逐步开展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

喻嵘回顾她的成长经历,她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自然科学基金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支持,为她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使她更好的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逐渐成长和发展,也有了在中医药事业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勇气。她不仅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基金的受益人,同时也曾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人,深切感受到自然科学基金在助力创新性人才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为人才的原始创新提供了资金、制度上的支持,更以其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宽松的选题条件,为科研工作者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而其对于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研究的支持和鼓励,则进一步提升了科研人才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获资助的个人在科学研究和事业成长方面都取得了较好发展。

一路走来,喻嵘深为基金委工作的认真细致、公正公平而折服。自然科学基金的精神已经融化在她的血液中、铭记在她的脑海中。最后,喻嵘用这样一句诗句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片片红表达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感激与敬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省杰青20周年专题报道:湖南中医药大学喻嵘——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片片红

988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