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绽放精彩
创新绽放精彩
——2015年度省科技奖励亮点扫描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省科技奖励大会,是对湖南创新成果的集中检阅。今年的获奖项目有什么亮点?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联?评审制度有哪些新举措?本报记者深入科技一线采写,为大家送上最及时的报道。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周晓迅 艾建平
在
近三分之二项目有企业参与
统计显示,在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达116项,占比64.8%,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势明显。而在获奖的51项专利中,企业参与完成的比例达到86%。
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大功率高速永磁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已批量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和大型商用空调等高端传动领域,开启中国高铁3.0时代。累计销售近5000台套,产值超5亿元,成为中国高端装备的名片。
为突破高含量陶瓷成分应用于汽车刹车材料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中南大学与湖南博云汽车制动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攻关,完成了“新型陶瓷基汽车刹车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成功应用于几家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14.55亿元,累计新增利润2.18亿元,潜在经济效益达100亿元以上。
LED照明节能环保。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大功率LED芯片技术及其产业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效大功率LED芯片量产技术,打破了中高端LED芯片被国外垄断的局面。5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43亿元。
近4成项目紧连民生
统计显示,在医疗卫生、防灾减灾、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与民生联系紧密的领域,有84项成果获奖,占比38.5%。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许多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措施,但供体器官的极度短缺是困扰全世界的难题。中南大学王维教授主持完成的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异种移植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及示范”,历时20年的研究,自主培育了国际上第一个异种胰岛移植用供体猪实验动物品系“赛诺1号”,自主设计并构建了符合WHO标准的DPF供体猪培育成套硬件系统、培育工艺及异种移植DPF级医用供体猪种群,这是国际仅有的两家之一,建立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异种胰岛移植临床诊疗生物安全保障和异种移植不良事件检测技术体系。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大量器官功能衰竭的终末期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大型举高消防车作为现代消防救援体系中重要装备可进行快速救援,但我国50米以上举高消防车主要依赖进口。由中联重科主持完成的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大型举高消防车关键技术及应用”,共研制出三大系列七种50米以上大型举高消防车,包括国内最高60米云梯消防车和国内最高108米登高平台消防车,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湖南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中西部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评估技术及应用”,提出了潜在公路地质灾害判识方法与准则,实现提前2小时预警,编制了公路地质灾害监测评估技术指南和专题图集,研发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成果在中巴公路、都汶公路、川藏公路、娄新高速等依托工程推广应用,节约资金近12亿元,提前2小时成功预警了红椿沟和高家沟泥石流,安全转移9000余人。
三分之一项目的领头人是“70后”
统计显示,218项获奖项目中,“70后”的第一完成人达到72人,占比三分之一,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我省中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44岁的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曾祥君,主持完成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配电系统故障自愈控制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成果已在全国30个省市以及20多个国家地区应用数万台套,使故障消除时间从以前的几个小时缩短到几秒。他告诉记者,20多人的团队里绝大部分是“70后”,还有几位“80后”。
同为“70后”的国防科大教授李杰,主持完成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技术及应用”。他告诉记者,团队有18位教师和40多位研究生,笑称“70后算年纪大的”。
获奖人员中,年龄最大的是74岁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史应光。这位特殊的“70后”,浸淫数学王国一辈子,在函数逼近论和数值分析中取得重大突破。作为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伯克霍夫插值与幂正交多项式”的唯一完成人员,他完全解决了匈牙利科学院院士、逼近论界领袖Turan于1974年提出的公开问题集中的5个问题。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6项)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新型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体系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完成单位:湖南大学
●亚热带稻田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脑影像的功能连接分析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伯克霍夫插值与幂正交多项式
完成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亚热带森林恢复过程生态功能演变及调控机理
完成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6项)
●高速网络实时多样化监测技术与系统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先驱体转化氮化物陶瓷基透波复合材料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鱼类远缘杂交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完成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大功率高速永磁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异种移植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及示范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湖南赛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农业大学
●巨型液压机关键状态参数监测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18项)
●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RDSS业务信号收发系统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高重力坝地基深厚软弱破碎岩体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调脂防控冠心病机制及应用推广系列研究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稀贵多金属物料综合回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第一完成单位:中南大学
●湖南水稻优异种质发掘及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与利用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辣椒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配电系统故障自愈控制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第一完成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粮食储藏与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0km/h速度等级米轨城际动车组
完成单位: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大型举高消防车关键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湖湘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传承与推广
完成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复杂悬索桥施工控制计算理论与架设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中西部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评估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大功率LED芯片技术及其产业化
完成单位: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及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新型陶瓷基汽车刹车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南大学
●页岩气勘探及资源评价关键技术体系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
“三个第一次”提高公信力
——访省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艾建平
社会对科技奖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围绕公平、公正、公开,2015年度的省科技奖励评审有哪些新做法?省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概括为“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实行“网评专家全回避”原则。童旭东说,评审专家库中来自项目完成单位的专家一律回避,而且对网评专家隐去申报材料中的项目完成单位和完成人重要敏感信息,省外专家占比也从往年不到30%上升到70%,为历年之最。
第一次对重复项目推荐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童旭东说,我们在对一个项目的异议处理过程中,发现该项目的支撑材料与2011年另一个省科技进步奖项目完全相同,属于重复报奖。省奖励办终止了该项目的申报资格,并按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对推荐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这也是我省在科技奖励工作中首次进行这样的处罚。
第一次开展直接经济效益真实性核查试点工作。童旭东说,直接经济效益是直接反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评审委员会评审之后,省奖励办随机抽取10项发明奖和进步奖一等奖建议项目,委托3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经济效益核查。省奖励委员会认真研究了此次经济效益核查中所反映的问题,要求奖励办积极完善直接经济效益核算体系,使其做到公平、科学。他表示,从2016年开始,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奖励项目时,将把直接经济效益真实性核查结果作为审定项目尤其是一等奖项目的重要依据。
智能“轿夫”抬着列车飞奔
湖南日报
凭借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特点,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城市中短程的轨道交通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依靠电磁力悬浮列车,并不难。难的是,在时速上百公里的飞奔中,必须保持8毫米也就是小指头般粗的悬浮高度。其间,风吹雨打、客流多寡等都会对轨道和车体产生影响,瞬间悬浮高度可能在三四毫米至十几毫米之间变换,必须迅速调整到8毫米的标准高度。好比是一群“轿夫”相互配合把列车抬着飞奔。
在多个学科的联合攻关下,李杰团队研制出集中式悬浮控制器、一体化的电涡流传感器和转向架产品等,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悬浮控制技术,让“轿夫”变智能。传感器好比“轿夫”的“眼睛”,盯着悬浮高度,误差小于0.2毫米;电磁铁好比“轿夫”的“腿”,抬起列车;转向架好比“轿夫”的“肩”,保持方向;控制器好比“轿夫”的“大脑”,收到数据后指挥“肩”“腿”运动。这个控制过程每秒钟进行万余次,确保列车悬浮8毫米飞奔。
据悉,该项目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每车悬浮总重比国外提高了25%,“轿夫”抬车更轻松;车辆对轨道不平顺的适应能力成倍提高,可使桥梁减重16%以上;每车控制器由20台减为10台,决策更集中,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提高了近2倍。目前,该成果除应用在长沙磁浮快线外,还用于在建的北京S1线磁浮列车。
“网眼”每秒看100亿个汉字
湖南日报
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据统计,七成以上的犯罪案件与网络紧密相连。但随着带宽不断升级,手机上网迅猛发展,WIFI、无源光网络广泛使用,网络实时监测面临速度、移动、规模等难题。
在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的一间机房里,记者看到了包含多项知识产权的“网眼”。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铁匣子,只要联通网络,就睁开“慧眼”按照指令“海里捞针”。目前,项目组已研制出国家骨干网、移动核心网、无源光网络、网络加速卡等4大类17款流量监测设备,形成了全网系的立体监测能力。
“海底捞针”谈何容易?项目组通过多年自主攻关,取得了4项主要技术发明,走出了一条新路。如发明了面向流量监测需求的多链路协议封装技术,自主研发的替代解决方案成本仅为进口芯片的十分之一,接口密度比业界至少提高1倍,功耗降低约三分之一。发明了100Gbps网络线速采集与实时过滤方法,保证了还原后数据的完整性。
据悉,通过与湖南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转化,该成果已在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障及常规网络监测项目中应用。此外,成果还服务网络优化、大数据分析等流量增值应用领域。完成产值近8000万元,取得间接经济效益2亿元。
锁定红斑狼疮等皮肤病“元凶”
湖南日报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给患者本人及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生命。我国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病人数已超过5000万。由于这一类疾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清楚,极大地限制了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
表观遗传信息和DNA序列遗传信息是人类基因组含有的两类基本遗传信息。表观遗传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之一,是破译人类基因组生命天书的有效工具。陆前进团队研究发现,染色质修饰异常是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元凶”,其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小觑。他们揭示了环境因素通过多个关键分子调控T细胞基因异常表观遗传修饰及其在红斑狼疮发病中的关键作用。这丰富了红斑狼疮的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理论,为红斑狼疮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靶点。
陆前进团队还首次从表观遗传学角度阐明了女性易患系统性硬皮病的全新发病机制,为表观遗传干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皮损组织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参与银屑病、斑秃、天疱疮发病过程的重要机制。
这些创新性科学发现,建立了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表观遗传发病机制理论,为寻找这类疾病靶向生物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项目成果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