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科技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4-05-22 00:00 【字体:
 

520日,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梁秋松参加省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省民委委员全体会议。我厅作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2013年贯彻执行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进行了交流。

我厅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科技事业发展工作,着重从5个方面推进了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提升民族地区的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一是加大民族地区扶持力度,设立湘西科技开发专项,实施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2013年安排民族地区科技计划项目123项,经费6450万元,争取国家科技部项目资金4604万元。二是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组织实施了武陵山区优质绿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武陵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关键技术与示范湘西地产药材黄柏综合利用和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3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和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突出解决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在永顺、溆浦、慈利、新晃、洞口等县建立了8个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三是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麻阳万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家界金驰大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了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四是大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如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选育出黄金茶系列新品种,建设了湘西州最大的百亩千万株系茶苗繁育基地,4500多农户实现稳定脱贫。五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厅市共建等方式,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组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普示范基地、成果转化示范县;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100余名技术专家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推进了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在湘西山区37个县建立了256个基层服务站点,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科技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98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