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科研院所转制改革活力迸发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4-03-20 00:00 【字体:

 

弄潮大市场——科技产业化中的湖南科研院所现象

科研院所转制改革活力迸发

39家转制为企业,其中2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
5年转制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35%以上

 

 

本报319日讯(记者 李伟锋 孙振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弄潮大市场,硕果摇枝,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这家由原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改制而来的企业,已成为我国轨道交通电气传动与自动化技术的领跑者,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在美国密歇根、英国林肯、澳大利亚悉尼设有技术研发中心。

该公司是我省科研院所精彩转身的缩影。中联重科、海利化工、隆平高科、中冶长天、长沙矿院、四十八所、博云新材、中机国际、中南水电……在湖南,一批从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企业,历经坎坷,奋力拼搏,已成长为行业的领头羊,成为了全省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1992年,我省全面开启科研院所转制改革大幕,39家科研院所自断皇粮,转制为企业,从卖图纸的一般技术提供者,毅然转身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对原有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经营体制、管理体制、科研开发模式进行大刀阔斧改革。转制改革推动了科研开发与产业化良性互动,成果斐然,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

由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改制而来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为导向,迅速成长为全球知名工程机械企业,营业收入已接近1000亿元。由省农业科学院于1999年发起成立的隆平高科,短短几年已坐上全国种业企业综合实力的头把交椅,其杂交水稻市场份额、杂交辣椒种子销售量均居全球第一。由省化工研究院改制而来的海利集团,去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亿元,居全国农药制造业前列。据统计,转制的39家企业中,目前主营业务过100亿元的有两家,过10亿元的有5家,另有1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

转制改革激发了创新活力。近5年来,转制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速达35%以上,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速超过40%,累计制定国家标准150个,研发形成重点新产品1600个。2006年以来,我省共实施80多项省科技重大专项,其中大部分由改制科研院所牵头或参与承担。亩产最高的超级杂交稻、运行速度最快列车的牵引传动系统、最大功率6轴电力机车、功率最强的海上风力发电机、臂架最长吊车、起重能力最强的履带起重机等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相继在湘诞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科研院所转制改革活力迸发

98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