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基金二十周年专题:优秀成果展示(长沙理工大学 曹忠)
项目利用半导体器件技术,提出了一种延长栅场效应晶体管(EGFET)作为射频信号发生源的新型敏感器件,在延长栅金属表面进行物理/化学修饰,采用纳米颗粒技术制备功能活性膜,链接抗体、酶蛋白、DNA质粒等生物分子,采用远距离无线接收技术探测其上发生的生物分子识别信号,构建了新型非标识型无线生化传感分析方法及其理论系统。
项目上述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0篇(1区1篇,2区1篇)、EI收录9篇、CSCD收录1篇,其中IF>3的1篇,总影响因子>14.8;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同时,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发明专利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其成果可望形成有市场推广价值的无线生化传感芯片器件和分析检测系统。
以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项目组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个。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