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省基金二十周年专题:我与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3-12-04 00:00 【字体:
 

                                        湖南工学院  娄晓明

 

201335日,我和前些天一样忐忑不安的进到我校科技处的网页。“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通知”赫然跃入我眼帘。我急忙点开这条新闻,“中了!”我激动地叫了起来,顿时百感交集。

回想刚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到我校工作时,满怀着大干一场的热情,却无奈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只好先结合文献做些探索性基础实验,整理思路。入职不久,父亲突发脑溢血,瞬间改变了我的生活。以前,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只需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而且生我养我的父亲的生死也要由我决定-----做不做开颅手术?要不要转院?这都要我强迫自己冷静思考,迅速决断。我生活的重心立刻转变为护理父亲,工作地点也以医院为主。晚上值班,我看着病床上昏睡的头发花白的父亲,才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不禁轻轻抚摸他消瘦的额头,心中阵阵的发酸。父亲从小就培养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了让我读书缩衣节食,饱尝酸楚,摧折挫磨,不忍卒书。而我刚参加工作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他,父亲就命悬一线了。父亲一直鼓励我刻苦钻研,多出成果,为国家奉献。在我攻读博士阶段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曾经半年没进展,是父亲给我打气,要我不要放弃,多看资料,最终获得了成功,发表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父亲苏醒后,首先就关心我的工作,要我努力,争取获得科学基金的支持。但,8个月后,父亲带着遗憾离我而去。

转眼又到一年一度的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时间,我默默的对自己说一定要努力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我废寝忘食的查文献、整理实验数据,逐字逐句的反复检查、修改申请书。当我忐忑不安的交上我的项目申请书时,默默祈祷父亲的在天之灵保佑我能成功。

回首基金的申报过程,我感慨万千,深深地体会到科学基金、特别是青年基金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的独特的影响。

首先,它是肯定,更是锻炼。基金能资助的人数较少,要获批基金,就要求申请人有较好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促使其努力查文献、整理数据,凝练思想,最终使蕴藏在头脑中的好的想法逐渐发展成熟。而获得资助之后,对申请人的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又是一次大考。通过自主制定研究计划、掌握研究进度、协调各方关系,使自己独立科研能力和组织才能得到提高。

其次,它是机会,更是考验。获得资助,申请人就有条件开展研究,验证科研设想,组建、壮大自己的科研团队,并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若抓住机会,与更多专家、同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则可步入更高的研究层次。这对于培养新人,保证科学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三,它是荣誉,更是鞭策。获批基金,对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获得一笔科研经费,更重要的是一种荣誉和肯定。同时,这对于完成好相应项目是一种压力、监督和鞭策。这就要求申请人更加努力的钻研,取得值得肯定的成果。这将激发更多好的科学设想,汇涓涓细流成江海之大,最终推进科学事业的前进。

最后,它是起点,也是加油站。一个申请人、一个团队获得资助除了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更能带动一个大团队、一个学院的发展。我自2011年到湖南工学院材化学院工作以来,亲身经历了其跨越式的发展历程。我院以一个个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申报一个个较大的平台建设项目,如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使得学院的实力极大增强,带动了相关学科、乃至全校的发展。

当今的科学,日新月异,异彩纷呈,正孕育和涌动着新一轮的革命浪潮。生物技术、纳米材料、全球变化、古代生物等不断涌现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我们科技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大的决心、更多的奉献投身到国家的科技事业中来!

廿载光阴日悠悠,三湘才俊赴征途,鳞潜羽翔吞云梦,基金助飞起宏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省基金二十周年专题:我与科学基金

989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