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基金二十周年专题:省自科基金让我自信
衡阳师范学院 李浏兰
2008年7月,我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博士毕业,到衡阳师范学院工作。自工作以来,我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也开始了独立的科研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回首在衡阳师范学院工作的五年,我由衷地感觉到:是省自科基金给了我支持、鼓励及自信!
在读硕博期间,我一直在导师的指导下做科研工作,并参与导师的各类科研课题,从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我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申报过课题。工作的第二年,学校通知我申报2010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我感觉很茫然,不知道怎么申报课题,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如何撰写标书。据很多同事说,省自科基金立项几率很低,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地方院校,通过率极低。我当时并无信心,认为申报省自科无异于做无用功,也没打算申报。后来,学校科研处又来电话鼓励我,我才开始准备申请书。我拿出导师以前的标书认真学习,并就题目与导师多次讨论,最后拟定题目为“关于无穷维M?bius变换和群的研究“,很用心地写了一份申请书,不但自己精益求精地修改了很多次,而且还请前辈们帮忙提意见、修改。经过多次修改,最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申请书。自始至终,我没有过问这个事情,以为申报书是石沉大海了,认为自己不适合做科研,对科研丧失了信心。
某天,学校科技处通知我,我申报的《关于无穷维M?bius变换和群的研究》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接到通知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再三确认我获得资助是真实的事实后,内心无比激动,这毕竟是我的第一个项目啊,它重新激发了我对科研的热情,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从此以后,我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大大提高,除了上课和照顾家庭,我的空闲时间都花在科研上,经常琢磨自己的科研思路,暑假抽空参加研讨会,开阔自己的视野。在会议上,我与同行专家交流报告项目的体会,他们帮我总结了我省自科基金申报成功的法宝—做科研要系统化,不能为了发文章而造文章,更不能东一锤子西一榔头,而是选准一个问题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吃透一个问题。尝到了第一个项目的甜头,我开始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2011年我申报的《高维Klein群的构造与双曲流形》获得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2012年,我申报的《高维Klein群的组合定理及其应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2009年至今,我先后在《Nonlinear Analysis》和《Osaka Journal of Mathematics》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科研论文,其中被SCI收录9篇。
我深深地感谢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是她让我知道做科研有前途,是她给了我鼓励和信心,是她让我没有放弃科研工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