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技术联盟促进国家生猪产业转型发展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进入国家产业技术联盟试点,其理事会会议近日在长沙召开,会议由联盟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印遇龙研究员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16家联盟指导中心汇报交流各自的工作进展,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姜郁文率政策法规处负责人出席并调研相关情况。
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用我国生猪传统产业优势,组织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整合生猪产业资源,加大品种选育、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生态循环养殖等环节的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生猪产业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国家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该联盟于2009年9月组建,来自湖南、四川、江苏等省市的50 多家企业、上市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26家高校院所组成。该联盟组建后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搭建管理班子和交流平台,保障联盟运转。成立了联盟理事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及专家服务团组,建立了联盟网站(www.gjszcylm.com)、印发《生猪健康养殖》内部交流刊物。二是分区布点,彰现协同力量。根据联盟成员分布区域特点,在全国各地成立了16个不同类型产业技术指导中心,分别负责生猪产业链技术指导,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三是组织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产业技术瓶颈。面向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新进展,结合国内生猪产业链,开展了国家、省的重大技术申报攻关,承担了国家在利用基因组工程技术创新种猪资源、养猪转型升级与猪病防控等方面的重大课题,成果丰硕。四是建立示范基地,服务产业发展。如湘潭市在联盟的指导下,建立了联盟创新示范基地,解决了育种、排污、地方品种保护及开发等难题。2012年该市人均出栏生猪数、生猪出栏率、生猪外调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该市出栏生猪572万头,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300多亿元,成为了全省的种猪生产基地、兽药生产基地、肉食加工出口基地、规模生态养猪基地和中乳猪加工出口基地。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