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基金二十周年专题:我与科学基金
长沙理工大学 杨洪明
1 科学基金伴我科研之路
我1972年出生,于2003年12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2006年12月完成湖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复杂技术经济系统的建模及其特性分析。并于200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9-2011年赴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优化调度。现任教于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有余;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已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主要奖励有国家科技进步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后等。
我所取得的这些成果与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我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获得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名称是“考虑垄断网络特性的电力市场动态均衡研究”。在该课题的研究期间,完成了湖南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研究工作。该项目对我科研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积极的推动。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垄断网络复杂特性的电力市场演化机理及其控制研究”资助。此后,我主持了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面向大规模风力发电的智能电网多阶段随机优化调度”,在该课题研究中,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6项;在此期间,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总而言之,科学基金伴随着我的科研之路不断进步、向前发展。
2 科学基金的推动作用
回顾我的科研之路,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为研究出更高水平的理论成果和获得更高水平的科研课题提供了有力的资助和支持,使我和我的团队实现了更多的学术思想。在科学基金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以及积极鼓励创新思想的理念下,不仅研究出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批对我国各领域学科科研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才和团队。
光阴荏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已成立20年了,科学基金委员会不仅发现和资助了一批有创新的科学研究项目,而且帮助和扶植了一批青年学子的成长。通过承担科学基金项目,我在学术水平和团队组织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在科研之路上逐渐成长。没有省自然科学基金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在未来的20年里,我依旧渴望着科学基金与我一同前行。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