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基金二十周年专题:科学基金帮助基金管理人成长
基础性研究不仅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知识基础,更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和源泉,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处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交汇点上,更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全省,是我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科研人员的重要经费来源,在二十年的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实践中,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我校的基础科学研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优秀年轻人才成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与骨干的同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也培养了一大批科研管理人员。
一、基金管理培养了管理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然科学中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其支持的项目都具有非常高的严谨性,因此在项目申报和管理过程中都体现着严谨求实的要求。基金申报中每一个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申报指南要求进行申报,申请书的格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有时候一个笔误都可以使一份申请书成为一堆废纸。因此全面掌握基金政策,严格对待基金申报工作成为基金人的首要要求。每个基金人都要全面讲解基金管理的各项规定,在申报高峰期,通过电话、网络等全方位为申报人答疑,成为基金申请人“活指南”,做到有问必答且有问能答。此外省基金无论是项目结题还是验收管理都严格要求,依条按章申报,严格过程管理使管理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培养出了严谨求实的作风。
二、基金管理帮助管理人提高业务知识和水平
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申报人的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因为大量的申报项目只通过专家的函审和会议评审,而没有答辩的机会,也就是说评审人除了看到申请人的申请书,基本上无法获得申请人的其它信息;而省基金的申报由于采取的是盲法评审,评审更连申请人背景材料也不得而知,因此标书的书写就显得尤其重要。尽管不是所有文字工作做好了就能让一份低水平的项目获得资助,但如果书写不认真不详尽却能让一份高水平的申报项目无法获得资助。针对这些特点,需要基金人在项目组织过程中,对申请项目未获资助的反馈意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反复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结合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特点,做出合理的规划和总结,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讲,使科研人员掌握更多的申报技巧,在讲解和指导申请人如何书写申请书的同时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部分作为兼职的管理人员,在经过锻炼后更加容易的获得省级和国家级项目。
三、基金管理促成建立了我校优秀的管理队伍
我校于2000年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组建而成,现有在职教职工数(附属医院员工数)14 836人(825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500余人,共设有30个二级学院和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附属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和海口医院。要对如此庞大的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项目管理,光靠学校的科研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结合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和指南宣讲,对各个二级单位的科研秘书都开展了业务培训,并逐步将项目申报具体工作下发到二级单位完成,每年分校区或二级单位进行不同规模的申报动员工作,并通过QQ群、飞信群等联络手段及时进行沟通,使我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通过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我校申报项目的科研人员更加了解了基金的申报技巧,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必胜的信心。
四、基金管理建立起了和谐的管理人大家庭
虽然省基金管理中充满了严谨,但管理团队却是非常人性化,为提高管理人的积极性,省基金办2009年曾结合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行了规范和修改,广泛调动各单位的管理人参与到办法修改工作中来,结合各位管理人的具体工作实践对项目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做出了修改,在参与修改的过程中管理人对相应办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随后省基金办又以闭卷考试和抢答赛的形式调动管理人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管理办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省基金办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管理年会也为不同学校不同单位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大家相聚在一起为湖南的科技发展献计献策。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