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 深度解析(二)
厚植创新沃土
——“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成因探秘·机制篇
本报记者 姚学文
“中国速度”来自长株潭,来自这一生机勃勃的自主创新核心区域。
在长株潭,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以上的超级杂交稻,肝炎、性病等传染病系列诊断试剂,水利水电无人监控系统,“神
2007年以来,我省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600多项,其中70%以上诞生在长株潭这块沃土上:以长株潭3个国家高新区为依托的长株潭沿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了全省60%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涌现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骄人科研业绩的背后,是新机制带来的推力,是新体制营造的活力,是新理念引领的魔力。厚植创新沃土,产出自然精彩!
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入股,“股”活科技,创新舞台更宽广
和全国所有高校、科研院所一样,中南大学科技市场化之路并不平坦。以往,该校的科研是封闭式的,科研的评价标准是以发表的论文、获奖的多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为改变这一状况,2000年,中南大学出台新规: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时,作价总额70%的股份给予无形资产的直接贡献者;结余横向科研经费入股科技型公司时,课题组成员持股70%。在全国率先推出“两个70%”,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激情。
这给我省和长株潭的决策者,提供了样板,相继被引入省里和市里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当中。“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入股,占股比例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70%。成果持有单位最高可以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70%的比例,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与此同时,还出台一系列激励科研新政,鼓励科技成果向农村和中小企业转移。2012年,全省安排了1亿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长株潭三市都制定了配套政策。
随着科研工作市场机制逐步建立,面向市场慢慢成为全省、特别是长株潭科研工作的新思维、新习惯。“这样舞台更加宽广,机制更加灵活。”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刘铁兵,谈起科研工作市场化机制建立的意义和作用时如是说。
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科研成果不再躺在柜子里
7月初,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传来喜讯,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早期宫颈癌诊断试剂,正式通过审查,获得产品认证证书。这也是该公司成立不到5年时间获得的第51个产品证书。
计划经济条件下,科研投入的对象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科研投入极其有限;各科研机构和高校均在封闭状态开展科研,科研成果转化率极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80%的科研成果不能得到转化,只能躺在柜子里。”省科技厅总工程师姜郁文介绍。
为改变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近年来,我省特别是长株潭,积极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多种协同创新新模式。既有围绕产业技术链,组成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又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资源共建企业研发中心。还有企业以委托研发方式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或者与高校、院所以项目技术为纽带,共同组建开发实体,转化科技成果等。比如,三一重工在中南大学建立了“三一研究院”,湘潭电机在湖南大学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通过政策的引导,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专门研发水利水电远程监控技术的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科研的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4.6%。2007年起,华自科技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诸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水电站远程监控和节能减排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我国中小水利水电在远程监控和节能减排上的技术空白,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在研发的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20%。而专门从事3D打印技术研发的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在科研上的投入,达到数千万元。
“协同创新,既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又可以发挥合力作用,往往可以起到与单独作战不同的效应。”省科技厅厅长彭国甫说。
链接
一系列政策激励自主创新
●2008年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2012年全国第一个出台创新型省市建设纲要——《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明确创新型湖南,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社会协同创新;提出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201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政策文件,如《关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意见》、《长株潭国家高新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实施办法》、《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企业科技特派专家行动计划”的意见》等等,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
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保障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知识资本化、成果股份化”,在全国率先实行两个70%的政策。
●创新科技项目立项和奖励评价机制,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价值导向,突出标志性成果产出、转化及产业化的最终目标。
●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在长株潭国家高新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
●创新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建立科技重大专项“四评三审”立项制度和“两条线”监管模式,全国首创对科技重大专项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创新型企业科技政策联络员制度等等。
●在创新权益保护上,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支持机制等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各创新主体的活力。
短评
机制决定活力
姚学文
同样一个人,同样一所高校,同样一个科研部门。中南大学的何清华教授,50岁还是“一穷二白”。1999年至今,短短10余年,何教授不仅个人富了,更重要的是催生了“山河智能”这家世界知名的工程机械企业,还和其他企业一起成就了长沙“工程机械之都”的美名。带来这一变化的,是改革,是机制的创新。
机制决定活力。机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发挥着作用。有什么样的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潜力。长株潭的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充分证明,科技创新贵在机制。
推动机制创新,就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不断探索和建立新的机制。当前,必须建立以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和农村为主体,由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共同推动,以追求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的新机制。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使企业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实现产学研结合,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协同创新,显得特别重要。长株潭科技创新的探索,意义重大。
教授闯市场
本报记者 姚学文
说起打桩,相信不少人有些烦躁。打桩机“嘭、嘭、嘭”响个不停,日夜不得安宁。9年前,第一台国产液压静力压桩机从长沙下线运抵广州,建筑工地从此变得比较安静了。这一巨变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故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南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何清华教授陷入了烦恼中:科研没有经费,科研成果又躺在柜子里。下海办企业吧,又担心“呛水”。怎么办?正当他无计可施时,1999年,“专家办产业、教授抓转化”的政策开始在中南大学“浮出水面”。时年53岁的何清华,看到了一线曙光,决心闯一闯市场。
搞科研10多年,成果不少,选哪个来为公司掘第一桶金呢?何清华左思右想,选定了液压静力压桩机。
“我没有钱,但我有技术。我想自己办企业卖产品。”为了获得第一笔投入资金,何清华找到远在广东的老客户韩总。没想到,50万元预付款很快打给了何清华。
1999年8月,靠着这笔借款,何清华租赁了长沙河西观沙岭的一处旧厂房,山河智能开工了。如今,山河智能卖出的第一台液压静力压桩机还在广州永和水质净化处理厂施工现场“服役”。回忆往事,韩总说:“当时比较了好多企业,最后选择了山河智能。我看中的是何教授的个人魅力、公司强有力的设计人员及其敬业精神,还有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2002年,山河智能实现产值、销售、回款均超过1亿元。2006年底,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今年上半年,山河智能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立下头功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在公司技术中心的创新推动下,从技术国内领先发展到国际领先,集8项专利于一身,形成了20多种规格。如今,国内静力压桩机市场,70%的份额归山河智能占有;越南、缅甸、俄罗斯等国家的施工工地上,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山河智能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桩工机械制造企业。
“长株潭现象”值得深挖
——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研究员周发源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程远
“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特别是长株潭在外部资源条件不很突出的情况下,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值得深挖。”
在周发源看来,总结和宣传“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首先应力求深入。要深入研究和宣传湖湘文化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心忧天下、坚忍不拔等优秀品质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而形成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以及在推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长株潭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思路、政策机制、实施路径以及相关创新平台,引导和激励全社会进行协同创新;分析总结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向长株潭集聚的主要因素,促进自主创新环境的优化和氛围的形成。
其次要突出重点。要重点宣传“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世界最大功率机车等世界级的自主创新成果;重点宣传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南车时代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重点宣传攻克重大难关、取得重大成就、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创新人才及其先进事迹。宣传报道要精心策划、精细实施,力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第三要持续开展。创新永无止境,宣传更要持之以恒。对“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的宣传报道要进行总体设计,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既要整合力量开展集中性宣传,形成推动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又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经常性报道,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推出新成果、新典型。通过宣传报道,使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现象”发展成“湖南现象”。
第四要加强合作。合作才能产生力量,实现共赢。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受众人群各有差异,表达形式各有特色,时效性、持续性各有所长。要整合各类新闻媒体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各有侧重,对“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报道。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宣传报道的领导和支持,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单位要积极配合,形成宣传报道工作的合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