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片区现场观摩会在长沙召开
观摩核心试验区
会议现场
袁隆平讲话
郭志伟讲话
石慧农致辞
杨治平发言
与会代表
与会代表
“十二五”期间,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我省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持续丰产、均衡增产、节水节肥三个主题设计的三期课题,项目启动实施以来,以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科学院等6家教学、科研单位为主体,形成了4大技术创新团队,联合长沙县等13家推广示范单位、5家肥料企业、6家绿色防控植保企业、7家种子企业、3家大米加工企业,配备32名科技特派员,带动10家种粮专业合作社、100名种粮大户,形成多个学科协同,省、市、县多个单位联合攻关模式,开展了双季稻“双节双防”技术体系、双季稻机插“双大”关键技术、双季稻绿色防控物理诱杀技术等9个方面创新研究。。项目实施两年来,已建立核心试验区23310亩、技术示范区268万亩、技术辐射区2534万亩。“三区”合计增产稻谷68.14万吨,增产增效、节本增效和优质增效的总效益达17.7亿元。
杨治平代表湖南省发言时指出,湖南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成效明显、基础夯实、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机制健全。后阶段,湖南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才、平台、基地建设,构建面向未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区域性和前瞻性技术创新,切实解决好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难题;进一步推进新型粮食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普及。
袁隆平在会上简要介绍了我省在中低产区实施粮食“种三产四”工程、在高产区实施“三一”工程的基本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他还指出湖南是全国粮食生产的主体省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启动实施了第四期超级稻攻关,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在2015年实现亩产
郭志伟充分肯定了“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片区6个省份的工作成效。并强调,各省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的意见》(国科办农【2012】63号文件精神,吸收本次会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加注重加强粮丰工程一体化协同推进,培育凝练一批具有标志性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提升粮食丰产栽培理论和核心技术,建立栽培长期定位观测基地,开展深入系统研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