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农机农艺相结合助推我省“稻稻油”模式大发展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5-04 00:00 【字体:
  

52,湖南省双季稻区早熟油菜机械化栽培现场观摩会在衡阳召开,副省长徐明华,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田家贵,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治平,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强,校长周清明,省农科院院长邹学校等出席会议,现场观摩了官春云院士牵头研发的代号为“1613”的早熟油菜品系的生产情况、油菜栽培机械展示及油菜机收现场展示。

2008年,我省设立了“湖南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由官院士领衔攻关。科研团队经过3年不懈努力,项目在农机农艺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多个适合双季稻区栽培的特早熟油菜品种(161316NAC868),菜籽含油量44%左右,亩产量120-150公斤;为大幅提高产量,促进一致成熟,实现一次收获,为早熟油菜研制出一次施用的油菜专用包膜控释肥和油菜化学催熟剂;成功研制出两种型号的联合播种机,一次作业可完成浅耕、灭茬、播种、施肥、开沟、覆土等多道工序,研制的联合收割机一次作业可完成割倒、脱粒、清选和秸秆还田4道工序,一天可收割近40亩;制定“三熟制早熟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栽培。在衡阳县西渡镇咸中村等7个示范片,单产水平从每亩120.4公斤提高到152.6公斤,并实现双季稻亩产900公斤以上;生产效益稳步攀升,亩纯收入由353元增至395元,其中机播机收亩最高效益达509元,不仅确保“稻—稻—油”生产无季节矛盾,同时还开创油菜机械栽培的先河。

在会上,徐明华指出,2011年我省油菜面积跃居全国第1位,总产居全国第3位,是全国重要的油菜主产省。但近年来我省发展油菜生产面临劳动力成本增加油菜品种成熟晚影响双季稻的生产季节两大问题,“双季稻早熟油菜机械栽培”在品种和机械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突破,意义重大,为国家粮油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同时,“稻稻油”是湖南的主攻方向,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国家粮油作贡献,要继续高度重视“双季稻早熟油菜机械栽培” 项目的攻关,培育更多的早熟品种,支撑我省“稻稻油”的发展模式。

徐明华要求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进一步大力发展冬季油菜生产,巩固我省油菜生产第一大省地位,着力打造油菜产业第一强省。一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二要加大早熟品种研发力度,三要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四要努力提升油菜单产水平,五要着力推进产业化开发,六要加大油菜开发组织领导力度。

在衡阳期间,杨治平就农业科技发展、农村信息化与基层科技工作深入祁东、衡山等地调研,与有关企业、合作社和科技管理者等进行交流探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农机农艺相结合助推我省“稻稻油”模式大发展

989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