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
周强(中)为201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官春云(右一)、卢光琇(左一)颁奖 |
|
周强、徐守盛等省领导与获奖代表合影 |
|
会议现场 |
|
徐守盛作重要讲话 |
|
梅克保主持会议 |
|
李友志宣读《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
|
参加会议的代表 |
|
获奖代表在大会上受到表彰 |
上午8点半,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李友志首先宣读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在热烈的掌声中,周强为201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中南大学
徐守盛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徐守盛指出,2011年,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四化两型”建设,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努力构筑创新平台,大力优化创新环境,取得了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片亩产
徐守盛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湖南加快建设“四化两型”和全面小康、实现经济增长总量、经济内在质量、经济人均均量“三量齐升”的关键。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天职,以创新创造为己任,为造福三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要大力弘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再攀高峰、再创辉煌。深入挖掘和弘扬湖湘文化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不懈追求的创新精神,在这个科学的春天里摘取更加璀璨、更加夺目的科学明珠;二是要在建设“四化两型”和全面小康的伟大进程中,一展身手、贡献力量。发挥作为创新主体力量的重要作用,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行业,结合建设“四化两型”和全面小康的进程,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结合专项和重大项目,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我省经济核心竞争力;三是要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出谋划策、奉献智慧。认真研究如何在扩大投资中体现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深入思考如何把投资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抓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要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甘为人梯、培育新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竭尽所能地影响人、培育人、引导人,不计得失地提携后学、推举新人,为科技创新和全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同时,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组织实施即将出台的《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抓好创新模式的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01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234项(人)。其中,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中南大学卢光琇教授获201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基于界面物理化学作用的复杂矿物浮选分离原理”等7个项目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与抗病信号途径解析”等13个项目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质子转移反应研究中的应用”等16个项目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柑橘酶法脱囊衣和去皮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烃氧羰基异硫氰酸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等6个项目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基于球团粒径分布的熟料烧结质量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等7个项目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应用”等19个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籼型三系强优恢复系常恢117的选育与应用研究”等56个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高级氧化与生物新技术的渗滤液集成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等102个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威尔福·海恩、蔡焕堂获2011年度湖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奖励大会前,周强、徐守盛等省领导接见了获奖代表并合影留念。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