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胜要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出奇制胜要靠
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在湘西自治州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彭国甫
(2011年12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
泽中书记,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虽然已是寒冷的冬天,这里却是春意盎然、春潮涌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春意和春潮呢?这是湘西州科技勃发的春意、科技勃发的春潮!这是湘西州科学跨越的春意、科学跨越的春潮!在这里,湘西州委、州政府再次向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吹响了科技兴州的强烈的、时代的号角,令人非常感动、非常兴奋,很受启发。借此机会,我代表科技厅党组和行政,向科技大会的召开和今天受表彰的单位与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湘西州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湘西州科技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今天参加这个会议的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湘西既是一块神秘的土地,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通过调研、解读、领悟,深深地感到,近年来湘西州科技工作很鲜活,很有特点。我觉得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领导高度重视,谋划战略科学,特色非常鲜明,能力显著增强,成效十分明显。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特色非常鲜明、能力显著增强、成效十分明显这三点我就不展开讲了,大家如果要进一步的了解,可以翻阅刚才可知同志的讲话,有关的数据和素材里面都有。这里我只就领导高度重视和谋划战略科学谈点个人的感想。
从领导高度重视的层面来讲:近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对科技工作领导抓、抓领导,具体抓、抓具体,深入抓、抓深入,抓出了成效,抓出了公信力,抓出了湘西州的发展力,抓出了湘西人民更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这里,我要由衷地、特别地感谢泽中书记。泽中书记为了我们科技系统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亲自谋划、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令人感动。比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泽中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抓,花垣、泸溪、保靖和古丈4个县已恢复单独设立科技局,目前全州8个县市科技局都列为了政府组成部门。今天,州委、州政府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召开了这次规模很大、规格很高、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全州科技大会。这既是一个总结成绩的大会,更是一个谋划未来的大会;这既是一个动员的大会,更是一个誓师的大会。这是省第十次党代会之后,《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出炉前夕,全省第一个召开科技大会的市州,并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湘西自治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立了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并把财政投入的硬指标、硬要求纳入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估的范围。
从谋划战略科学的层面来讲:刚才,可知同志对“十二五”科技兴州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提出了实施以建设创新型湘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重点建设四大科技工程、实施七大科技重大专项、建设五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战略。这是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结合湘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全州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这些战略部署高屋建瓴、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都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今天,泽中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希望湘西州科技系统的全体同志一定要认真领会好,贯彻落实好。
借此机会,就湘西州的科技工作,我谈五点感想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出奇制胜要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思路决定出路。
l 毛主席说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l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关键的是我心飞翔。
l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l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我在泽中书记的家乡岳阳工作过三年,《岳阳楼记》里面有两句话名扬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当县委书记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另外两句话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讲同样特别重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既要忧君,又要忧民!忧君,就是要忧党、忧国;忧民,就是要忧老百姓。只要把党、把国家、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会永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从发展思路的层面来讲,我觉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出奇制胜要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第一,经济发展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只有科技才能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选派了一批著名的专家研究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日本在二战后崛起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美国成功发展的经验是: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和科学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三鼎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建设创新型湖南”。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增强自觉。
第二,产业革命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危机推进产业革命,产业革命需要并呼唤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引领和支撑产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中叶),发明和使用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文明的时代;
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末),源于世界性经济危机。标志:电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产业革命(20世纪中叶以后),源于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标志: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人类从电气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
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发生),源于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标志: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低迷,国际经济形势在2012年将会更加复杂、更加严峻,新的产业革命、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现在就是新的产业革命、新的科技革命的前夜。
第三,哪个国家引领了科技革命,哪个国家就能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实现经济的腾飞,就能走向现代化的行列;反之亦然,哪个国家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然造成经济的落后。这是经济腾飞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
比如,英国引领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抓住机遇成为世界强国;德国在英国之后,引领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引领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科技革命,成为当代最强的国家;日本抓住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科技革命,升级为发达国家;芬兰、爱尔兰也一样抓住了机遇,成为发达国家。遗憾的是,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第五次科技革命中,我们也只是一个跟踪者,不是引领者。即将来临的新的科技革命,给我们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让科技真正成为使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强大动力和强大支撑。
第四,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现阶段的发展主要是靠技术集聚,靠科技创新。如“温州模式”的转型,原先的“温州模式”,是中小民营企业制造一些低端产品,高成本,低效益,这种模式因为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等因素倒逼温州进行转变。近年来,温州的发展主要依靠集聚技术与资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温州企业的群体集聚产业规模,从依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驱动转向依靠科技等创新要素的驱动。
第五,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完全可以出奇制胜、后来居上,出奇制胜、后来居上的法宝是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l 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在全省或全国当全能冠军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出奇制胜、错位发展,当单项或多项冠军是完全可能的。
l 不能选择追赶式的路径,而要选择跨越式的路径,也就是不能重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不能搞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要走低碳发展之路,走两型发展之路。
l 科技冠军是统帅,是统领,起决定作用。科学技术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跨越高山大岭,可以漂洋过海。
l 湘西州要抢抓三个机遇:一是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二是建设创新型湖南、绿色湖南、数字湖南和法治湖南,湘西州可以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是湘西州委、州政府和各县(市)委、政府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科技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一鼓作气,推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二、最好的抓手莫过于科技项目建设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也是最好的抓手。没有大的、好的项目,就不可能推动科技大的、好的发展,更不可能推动经济大的、好的发展。优质资源流动有四条规律:优质资源向领导高度重视的地方流动,优质资源向优质资源集中的地方流动,优质资源向政策倾斜的地方流动,优质资源向积极争取去要的地方流动。一要科学做好项目的顶层设计。对州委、州政府确定的七个科技重大专项,要精心做好顶层设计。二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项目。要把优质资源整合起来,把与领导的关心重视结合起来,把倾斜政策利用起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丑、三不怕难、四不怕冷的精神,积极主动争取项目。
三、源头活水是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要创新投入方式,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引导、项目示范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创新。
四、产学研协同创新力大无比
湘西州的产学研结合做得很有特色,我们要很好地总结,有些经验要在全省推广。比如,每个项目都与高校联系,不仅与本地的高校,还与全省的高校、全国的高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湘西州的视野是非常开阔的、开放的、开明的。要实施一批产学研结合专项,纵深推动产学研合作。要建立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健全产学研责权利机制。这里有三点湘西州做得很好,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第一,要开展“大兵团”联合攻关。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科技工作要打破地方与中央部委、省厅局、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壁垒,组织跨州、跨省域、跨部门、跨学科的优势力量,开展一系列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大兵团”联合攻关,取得更多为我所用的科技创新成果。第二,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方式上,由零散合作转变为集聚合作;在时间上,由短期合作转变为长期合作;在地域上,由本地合作转变为全国乃至全球合作。第三,要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一方面,自己研究的成果要转化。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湘西州产业发展的需求,瞄准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成果,直接引进、落地和转化,这也是“短、平、快”的路子,是捷足先登、出奇制胜的好招。
五、加强县(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建设是根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县级科技部门不容易、很艰难、很重要。而基层是科技工作的根基,也是我们科技工作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的基础,也是巩固和加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组织基础,必须加强县(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建设。侧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聚焦农业科技改革,我们必须加强这项工作。省科技厅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充满激情,把工作做好。科技部门的同志,要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不辱使命。我坚信,湘西州科技系统的同志,一定会成为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科技事业的优秀干部,一定能够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干出一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事业!
谢谢大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