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重大专项助推湘潭竹埠港工业区废水废渣实现“自产自消”
5月4日,省科学技术厅对省科技重大专项“湘潭竹埠港工业区减排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专项示范工程,听取专项执行情况汇报,审查相关资料,经讨论和质询,一致同意专项通过验收。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梁秋松、厅重大项目办成员单位及社发处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竹埠港工业区是我省的老化工基地,是国家十四个精细化生产基地之一,所成立的湘潭高新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湘潭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但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湘潭的节能减排集中在竹埠港工业区,在竹埠港工业区建立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对带动全省乃至全国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专项以竹埠港工业区含多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复杂废水,二氧化硫烟气和固体废弃物为研究对象,以废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利用,废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锰矿脱硫和硫、锰资源回收利用为研究目标。通过三年的研发时间,攻克了含镉重金属复杂废水生物制剂处理技术、含锰废水生物制剂处理技术、低浓度二氧化硫锰矿脱硫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锰渣低温烧结固化制砖技术、锰渣复合激活改性制备胶凝材料技术等五大关键技术,建立了重金属有机废水治理,烟气锰矿脱硫和资源化利用,含锰固废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工程。专项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2项已授权。出版专著1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5篇。制定企业技术标准与规范3项,实现2种新产品的生产、推广与应用,研发SO2烟气处理新型装置1套。培养形成了一支工业区污染物处理的产、学、研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了相关研究单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产业化技术升级。
专项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通过实施示范工程实现示范企业出水重金属镉、锰含量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96)的限值0.1mg/L,2mg/L。含锰废水处理后回用率95%以上,含镉重金属复杂废水处理后回用率达70%,每年减排镉100kg,锰1200kg。减少锰渣 7万吨/年,减少堆放场地12000平方米,节约粘土3万吨,制备的锰渣掺合水泥达到国家建筑行业标准,实现竹埠港工业区-固体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来源:重大项目办、社发处、新闻中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