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课题通过专家验收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0-10-21 00:00 【字体:
 

    10月19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在长沙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课题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审计科学研究所、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四达评估公司等13名农学、蔬菜、果树、林木、财会、土肥、检测、植保等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官春云院士担任组长。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执行情况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质疑答辩和认真讨论,认为3个课题提交的验收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按课题任务书的要求开展相关研究;建立了蔬菜、果树和林木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示范基地和快繁技术体系;课题专项经费和配套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课题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达到了各项考核指标要求。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课题计划验收和财务验收。

    “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是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实施的一个科技支撑项目,下设“蔬菜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果树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和“林木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3个课题,紧紧围绕冰冻灾害后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研究、示范推广。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选育或筛选了2 个优良蔬菜新品种,已在湖南及全国应用推广;制订的蔬菜优质种育苗技术冬季育苗比传统的大苗越冬缩短时间30天以上,操作简单、实用,环保;制订的茄果类蔬菜穴盘优质快速育苗技术主要用于工厂化育苗或南方灾害性天气后救灾、恢复生产;制订的瓜类蔬菜育苗技术和番茄夏季育苗技术降低成本20%以上;建立了柑橘、葡萄主要病毒病分子鉴定及脱毒技术体系,获得11个柑橘和4个葡萄品种脱毒苗;建立了主要柑橘、葡萄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生产成本下降30-40%,优质苗可提前5个月出圃;建立了油茶、金银花、光皮树等优良无性系或新品种苗木组培快繁技术组培苗平均增殖系数4.81,生根率96.1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9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7%。建立了光皮树、油茶、金银花、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台湾桤木等嫩枝扦插繁殖技术体系,成活率达85%以上,最高达99%。研究出金银花、油茶、光皮树、杉木、湿地松、台湾桤木等良种工厂化容器育苗技术,培育的容器苗出圃率92%以上。“光皮树扦插繁殖的方法”和“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快繁方法”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的三个课题分别在衡阳建立了蔬菜优质种苗快繁基地、在湖南熙可公司建立了果树种苗基地、在资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和郴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建立了林木种苗基地,基地建设面积达1500亩;在全省建立示范点25个,生产线1条,共生产优质种苗7200多万株,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造林15770公顷,累计实现产值1.6亿元,利税675.8万元,纯收入6056.5万元,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课题通过专家验收

989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