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创新基金项目成活率100%
|
周强省长视察创新基金实施单位: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1999年以来,株洲市共申报创新基金项目96项,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81项,资助金额5050万元。并且实现了近5年连续项目数翻番、资金数增长超过70%,在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株洲市还成为创新基金设立以来,为数不多的没有一个失败项目的地市。据相关统计,株洲市各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在单位产值用地、能耗远低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了平均利税超过25%的连续增长,成为地方财政最重要的税收增长点。
一、深挖项目资源,严格把关推荐
1、定向培训、提早摸排
根据株洲市优势产业明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市科技局坚持在每年春节前后,邀请省厅和相关专家,通过基层科技局、专业园区、大学、大型企业集团等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中小企业召开针对性的定向培训,保证了培训的效果,同时利用“身边企业”现身说法,充分调动了各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同时每年3月前,市科技局领导带队深入各县市区、孵化基地、科研院所、工业集团,依托他们对属地情况熟悉的优势,摸排可申报的项目资源,明确年度扶持对象和申报重点。10年来举办大小宣讲、咨询服务会议近82场次,参加企业超过360家,摸排确定创新基金扶持对象超过220家,做到了心中有数,年年不慌。
2、分类指导,注重绩效
根据主管单位、中介机构、企业的不同工作特点和需求,市科技局分不同层面组织对主管单位、中介机构、企业的分类讲座和培训。一是对基层科技局、专业园区、大学、大型企业集团等科技管理部门,明确基金工作联系人,通过点对点式的辅导,帮助他们熟悉创新基金基本政策和扶持重点,提高在推荐项目的针对性,进而提高全市创新基金工作效率。二是对中介机构,主要是通过经常性邀请他们参与市重点规划政策编写、大型科技沙龙等,帮助他们熟悉市产业发展动向,熟悉全市企业发展布局,提高项目策划、包装的针对性。三是对企业,市科技局提出了创新基金工作,不仅仅是项目申报的观点。把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培训纳入到创新基金的工作内容,重点加强了孵化器内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植,针对这类企业管理机构不全、管理手段薄弱的特点,强化中介机构在创新基金工作中的服务职能,为明确的扶持对象设置财务、税务、项目管理等一揽子培训、代理服务,真正的实现通过以创新基金申报和实施,实现企业按照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路线图计划全面成长。10年来,直接推动了17个家庭式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蜕变和跳跃式发展。
3、严格标准,精选项目
考虑到株洲市中小企业大多以围绕主导产业配套的特点,市科技局坚持以超越年度指南的标准选择企业。在一般项目的推荐上,做到了“三个不”,即基层科技管理部门未推荐的不支持、未通过现场考察的不支持、企业负责人行业信誉低的不支持。为了做到以上几点,株洲市一是保证基础数量,坚持做到了摸排对象超过年度重点申报企业50%以上,重点企业超过实际推荐数20%以上;二是保证工作延续,做到了80%以上企业提前半年以上进入考察摸排,摸排对象当年没有推荐的,连续两年持续扶持,并安排中介机构专门辅导;三是保证工作质量,对有争议的企业,做到现场考察、关联企业了解、负责人当面谈话三个到位,保证了管理的权威性、工作的严肃性。
二、注重项目管理,提升实施效益
株洲市多年来,不断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延伸完善创新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工作链,构建了扶持基金承担单位成长的网络。
1、科技工作的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
株洲市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优秀项目奖和示范企业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奖励办法》,同时在全省率先表彰了对中小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10名市级科技领军人才,通过全面支持“双百”工程,设置“博士企业结对子”专项计划,一批中小企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2、中小企业服务重点向公共科技平台建设倾斜
株洲市先后与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农大、湖南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50余家中小企业在合作中直接受益。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科技超市和科技沙龙,建立了国家轨道交通专利信息中心、国家硬质合金技术共享服务平台、省陶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市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10年来,为中小企业免费发布科技信息4000余条,召集科技沙龙40余场次,提供科学仪器共享、行业公共技术检测等服务2340多项次,株洲市创新基金承担企业有70%以上直接受益。
3、政府科技管理综合职能向创新基金项目倾斜
在探索建立政府科技管理协调机制的过程中,株洲市一直把创新基金项目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做到了推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基金承担单位为主,协调落实税收优惠措施从基金项目突破,协调中小企业新型担保方式贷款围绕基金承担企业展开。同时以金融、税收政策的落实协调,带动基金承担企业经营、财务、科技管理的全面升级,目前,株洲市创新基金承担企业50%以上已经建立了或联合组建了专门研究机构,小型企业有30%与中介机构建立了财务等全面服务(代理)服务关系,80%以上企业落实了科技税收优惠。同时,有3家基金企业成功建设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市同类平台的37.5%,时代新材、南方阀门等企业快速成长,已经成为了株洲市企业以科技带管理的典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