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金助力株洲高新区中小企业腾飞
创新基金风雨兼程,高新区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见证了科技创新的能力。
从1到72:4800余万的“大馅饼”
当年7月初,该公司挑选了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较高、市场前景及创汇能力较好的“高速重载机车V型弹簧开发研制项目”。7月20日,公司将申报资料及申报软盘一并寄往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不久,该项目成为第一批创新基金立项项目,获得80万元无偿资助。
今年高新区有38个项目立项,获得2560万元资金支持。
据统计,10年来,高新区企业累计承担创新基金项目72项,得到科技部和财政部4823万元资金支持,项目涉及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主要产业领域。其中,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分别承担创新基金项目43项和23项,分别占项目总数的60%和32%。
雪中送炭:“小苗”长成“大树”
资金缺乏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道坎。创新基金的推出,真正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当时注册资金仅50万元,实际资金35万元,还有一项专利作价15万元。创业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厂房和办公室都是租赁的,企业融资难,发展缓慢。2002年底,公司迁入高新区。2005年7月,公司 “膜片式快开排泥阀”获得创新基金立项,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50万元和省科技厅配套资金25万元的支持。
据了解,项目立项前,该公司产品规格只有5大系列600种规格,产品相对单一,膜片式快开排泥阀销售额仅138万元。创新基金实施后,到去年底,该公司已形成15大系列2700种规格,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748万元,膜片式快开排泥阀销售额达1352万元。目前,公司总资产达2.2亿元,产业涉及阀门、水泵、铸造、管业,已被湖南省地方金融证券办纳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与 “南方阀门”一样,获得创新基金资助的时代新材、时代电子等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时代新材、广缘科技、利德投资等企业数次承担国家 “863”计划项目。
创新基金的支持为一大批正处于 “孵化”中的高科技 “种子”,增添了新的生命力,让昔日的 “小树苗”长成 “参天大树”。
“南方阀门”技术部经理殷建国说: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促进了公司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加速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加快和提高了企业研发水平,打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成果转化,促进产品的市场开拓,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资金有限,作用无限。这便是创新基金的最大 “魅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