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全省产学研结合创新督查系列报道:郴州篇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11-03 00:00 【字体:

 

    10月29~30日,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唐峰带领省产学研结合创新督查组第四组对郴州市贯彻落实湘发[2008]14号文件和全省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精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组深入湖南东江湖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旺实业有限公司、高斯贝尔公司等单位考察了部分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听取了市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最后与郴州市政府交换了督查意见。

    督查组充分肯定了郴州市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一是着力营造产学研结合创新良好氛围。成立了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表彰了科技创新先进典型,出台了《关于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意见》等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文件,提出了加大产学研结合创新投入、打造产学研结合创新载体与平台、强化企业产学研结合主体地位的具体措施。二是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创新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产学研结合投入体系,设立产学研结合专项引导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成立了3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近4亿元;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结合考核机制,把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纳入到县市区科技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指标体系当中,对全市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精神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结合激励机制,设立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提高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补助标准;建立厅市会商机制,与省科技厅举行了科技工作会商协议书签订仪式暨厅市会商第一次工作会议,签订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郴州市人民政府科技工作会商协议书》;市校合作形成较好基础,与中南工大、湖南大学、湖南农大等高等院校进行了衔接沟通及合作事宜的初步磋商,建立市校合作机制已有较好基础。三是积极实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工程,有120多家企业与国内、省内7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争取国家科技部认定“永兴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培育了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推荐申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组织实施产学研结合创新重点项目40多项。其中,高斯贝尔公司承担的省科技一把手工程项目“高性能移动通讯手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已取得重大进展,获专利30项,开发出全球第一款骨神经传导手机,企业跃升为湖南电子信息产业20强第二位;宇腾化工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发明专利的“氧气底吹熔池熔炼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电铅及资源综合回收工程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资源利用率达到97%,形成年产电铅10万吨、白银300吨、黄金800公斤、硫酸10万吨的生产能力,新增产值6.03亿元;郴州国大有色投入700万元,与中南大学共同开展“4㎡鼓风炉还原造锍熔炼一步炼铅工业试验”项目转化,以解决传统炼铅工艺中贵金属难回收、二氧化硫排放污染大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

    为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督查组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坚持从郴州市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合理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园区基地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投入。

    汇报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主持,副市长雷晓达代表市政府向督查组作汇报,市科技副局长邹曲安等10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发言,并回答了督查组的询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全省产学研结合创新督查系列报道:郴州篇

989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