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重大专项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
9月2日,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韩永文,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曾庆炎,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柯敏,湖南农大党委书记刘强,省农科院院长邹学校及省农业厅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治平主持。项目首席专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国家作物分子设计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邓兴旺汇报了专项实施方案。
杂交水稻优势利用是构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体系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我省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虽然居国际领先地位,但与杂交水稻持续发展和实现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的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我省超级杂交稻种质资源创新,已成为我省超级杂交水稻发展的必然。
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重大专项主要研究超级杂交稻重要有利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超级稻转基因新种质的创制、超级杂交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智能不育分子设计技术的研究和智能不育系的创制。拟建立快速、准确的基因定位和克隆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籼型超级杂交稻为受体的高效遗传转化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多基因快速聚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体系、尽快建立智能不育技术体系,验证在水稻中应用的可行性、建立智能不育系大规模种子制备的机械化精准色选技术体系。
通过本项目研究,将实现湖南省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与国际接轨,为湖南杂交水稻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以袁隆平院士为总顾问的指导下,项目将引进一批国际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专家,为湖南杂交水稻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研创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超级稻有力基因、超级杂交稻转基因新种质和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确保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国际领先地位。
袁隆平院士表示将指导研究团队,整合湖南超级杂交稻研究的优势资源,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持续保持杂交水稻国际领先地位,促进湖南由农业资源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
王柯敏厅长在讲话中指出,立足于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的基本省情,省重大专项在总体布局和整体设计上,始终将现代农业与粮食安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在“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的基础上,又启动了“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重大专项。各个承担单位要按照签定的计划任务书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完成任务。
韩永文副省长指出,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力推进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是挖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潜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进一步突出科技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科技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创新,突破制约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瓶颈和障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确保“超级杂交分子稻育种研究”工作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启动仪式后,韩永文副省长、曾庆炎顾问、许智宏院士、袁隆平院士以及参会代表参观了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之一的湖南未名凯拓作物分子设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在雷锋镇平山村观看了超级杂交稻智能不育田间试验。
| | |
袁隆平院士讲话 | 韩永文副省长讲话 | 许智宏院士讲话 |
| | |
杨治平副厅长主持会议 | 曾庆炎顾问出席会议 | 王柯敏厅长讲话 |
| | |
会议现场 | 会议现场 | 会议现场 |
| | |
参观湖南未名凯拓作物分子设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观看超级杂交稻智能不育田间试验 | 观看超级杂交稻智能不育田间试验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